科研中良好的师承对于科研的重要性无人会质疑。但良好的师承到底在哪些方面能够影响一个科研人员的学术人生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只怕没那么简单。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冠名为学生/博后——导师关系的两个人就一定有实质意义上的“师承”关系,他们还可以是合作伙伴。比如一个大老板(是的,从称谓也可以看出科研人员对于“导师”的心理定位),他可能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申请经费,对于一线的研究课题可能几个月才过问一次,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怕不能说他真正扮演了导师的角色。而更像是一种供需合作关系(一方提供钱,一方提供劳动和论文)。这种现象在中国尤其普遍。但国外有些十分庞大的实验室大概也属于这一类(比如Karl Deisseroth,这是一位坐等诺奖的人物,我们极大地受益于他开发的一系列工具。虽然他近10年来狂发了一两百篇CNS,但实在看不出他的工作对于认知大脑到底有多大的贡献?我很好奇,除了技术和资源上的巨大优势,他实验室里的青年研究人员在科学认知和思维上到底能够受到他多少的积极影响?)。
那如何才可以真正被称之为导师呢?韩愈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道理适用于科研界吗?科研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导师是没有能力讲述未知的知识的,所以“授业”一条只怕不符。“传道”,科研中的导师应该传什么“道”呢?简言之,是如何做科研。展开来讲,包括:1,如何选择方向(哪些方向有意义,有前景,有操作性,这是极其考验眼界,见识和敏感度的);2,如何发现并提出科学问题(这同样是一项需要大局观,洞察力,和前瞻眼光的极其重要的素养);3,如何设计实验,如何组织布局一环接一环的具体实验计划;4,如何及时调整课题方向(这也非常考验眼界和认知的宽广程度);5,如何解决问题; 6,如何分析数据;7,如何解读实验结果(这一环其实极其重要,在不同的框架下,可以将相同的结果解读成完全不同的故事,概念,理论,这极其考验一个人学识和见识的积淀水平);8,如何写作科学论文;9,如何发表论文;10,如何写文献综述;11,如何评估一项科研工作;12,如何阅读科学论文;13,如何与同行交流(会议,私底下等)。
个人认为,一位优秀的导师最应当在第1,2,4,7这几个方面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为这些素养不是在短时间内凭一人之力可以快速掌握的。相反,通过个人的努力,是有可能在短期内掌握其他几项能力的,比如,论文看多了,大致都可以掌握设计实验的技巧,而解决具体的问题,学生通常比导师要更在行,分析数据亦是如此。同理,第8-13项也是可以通过短时间的学习就基本掌握的技能。而第1,2,4,7这几项能力,有的人可能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没法掌握得很好。如果一个导师能够在这些方面展现出优秀的素养,或者努力地在这些方面一次比一次都做得更好,对于年轻的研究人员而言,耳濡目染之下,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无形的却意义深远的指导。一个基本合格的导师,则至少需要在第3,5,6,8-13这些方面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但只怕仍然只能算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聊胜于无吧。另外,如果在这两大方面都能做得很好,那简直就可以称之为“完美”导师了。只是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这样的人存在?
通过身体力行,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下掌握上述的科研中的每一个环节,方能称之为“传道”;如果能够将每一个环节归纳总结,并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那就更称职了。相反,如果在上述方面无所作为,那是万不能称之为导师的,只能算是一般的劳资关系了。可叹的是,这种情况在中国只怕不在少数。
明天来分析一个科研界得益于良好师承的正面案例:Geoffrey Schoenba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