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的交流里,说起当地的变化,感受最明显的一是楼盘开盘速度之快,其次就是当地新开的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都想抓住这个发展机会,以为可以大施拳脚,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多数企业生意萧条,开了一年半年都关门,职员四处找工作!
有的商家存活下来了,有的商家关门走人了!
有时我就在想,其实公司和人都一样,不管是谁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人一直坚守在一个行业领域小有成就,为什么有的人做几天事情又跑去做其他工作最终一事无成?
有的人坚持,有的人放弃,原因为何?
总结那些失败的案例,或许能够从中吸取一些经验教训!
1、目标明确
A老板,搞了一个养生馆,租了一个二层的街铺,铺子位置很不显眼,开业做店铺装修,这些钱都是借来的,开业一个月没有进账,感觉压力有些大想关店!
再说说B老板,一家特色川菜馆,开在万达广场里,装修明清风格,可以一边吃餐一边看川剧变脸,一次下午我去送发票和合同,刚到门口店员热情地迎接,进去后看到服务员们都在忙,还未开业,我心想这家店开业后一定火爆!
两个截然相反的案例,对比一下两位老板,接触后给我的感受是前者(A老板)优柔寡断,后者(B老板)行事果断!例如一个小细节,A老板开业做一些画布和不干胶,几百块的东西想来想去,最后问设计师究竟有没有必要做!B老板我去送发票和合同,拿过去还没有等细说,叫人拿出公章Duang!Duang!盖了两份,然后掏出手机把广告费转给我!
目标明确的人,坚定不移认准一件事,这样的人更容易把事情做成!
当然,更多的是目标这个东西在一开始做事情并不是很明确,需要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感受到目标的存在。
已经做过的事情,目标可以看到!没有做过的事情,在前进中寻找目标!
2、方向找对了
我司在做本地的网站,今年是第七个年头。对比现在泛滥的微信公众号,我想,在当时那个年代必然有其他同类型的网站在竞争,为什么最后其他的几家都关闭了,只留下我们也是目前唯一一家?
和老板交流,他这样说:
当时我们做的也不是第一家,我们是后来才进入市场的,而且第一家网站在当时做的也比我们好,稀缺性加上当地的网友有这个在网上交流讨论的需要,所以发展的蛮不错!
后来为什么做不下去了?
老板这样说,做事情要和别人不一样!那家网站一直在做内容,老板每天坐在家里在网上搬信息。我司网站刚刚起步没内容,也在抄他们的信息内容,突然有一天对方老板打电话说请不要抄他们的内容!
既然人家都这么说了,那我们不抄了,那我转换思路,出去跑,出去找内容!
老板是业务出生,整天骑着电动车拿着宣传单在外边跑,白天在外拉广告,晚上回到家里码字写内容!看看哪里有事情,哪里有新店铺开,哪里有优惠,这个过程,源源不断的素材也来了,业务也没有落下!
公司的生存是离不开业务支撑的,运营内容只是运营网站的一项内容,搞得再好也不能当饭吃!拉来的广告业务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再后来,据说那家网站的老板去找工作做技术员去了,网站也关闭了。
3、阶段性反馈,感受成就感
做事情久了,都会累!
刚刚离职的同事,来公司近一年,负责的事情一直没有什么起色,老板也不是很满意,开会时一提及这事现场气氛总是很尴尬,积蓄已久的矛盾最终辞职了!这也是对她的一种释放!
为什么有些人做事情,越做越好?有些人做事情,情况却越来越糟糕?同事的例子,给了我启发,工作带给我们自己阶段性的正向反馈是必要的!总是负反馈,谁都受不了!
另外一个例子可以更好地说明阶段性正向反馈的重要,这位妈妈目前运营着一个微信号,本地关注人数最多,阅读量最大,广告费用最高的一个微信公众号。
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么厉害?用心是原因之一,难道其他的微信号的运营者不用心?最后那些倒下的微信号也在用心,可是经营了半年一年看不到希望和收入全都不搞了!
这位妈妈,最早在做补习班,小学课后作业辅导,后来微信刚刚出来,凭借网络的兴趣和爱好凑热闹也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当时是兴趣而已,也从未想过要通过这个微信号来赚钱。再后来,莫名其妙地有商家找上门来,加她微信,说要给钱帮发一条微信内容,这才意识到,原来微信公众号这个东西还可以赚钱!
再后来,关注的粉丝多了,内容阅读量也大了,广告费用也多了!再后来,突然有一天发现,补习班忙来忙去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如一条微信广告的收入多,于是干脆把补习班关门,全职做微信号,把全部精力放在每天的微信内容上!
这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一直支撑着发展到现在,已经把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了后边!
关于放弃,原因很多!
评论区聊聊你的故事和放弃原因,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