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总结,我讲的很兴奋,大家也感到很有收获。其中一位妈妈说希望暑假前再来一次。会让我想到,一堂课讲得如何,讲师自己会有感觉,能够关注到每一个人,这是人少的好处,让每个人都有存在感。类似iseeyou,和每个人能够建立深度联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无挂碍”等是心理咨询师必备的心理状态,类似放空自己,无我。传统文化和心理学真是太通了。最近,对西方的书看得少了,更多关注道德经心经这些祖先留下的经典著作。想想。我们的文化给了我们多少丰厚的文化资源。书法、古诗、心灵深处感到珍重和惜福。
同时想想,自己在生活中与儿子互动时也经常忘记运用。比如:儿子这几天面临考试,复习紧张,他说我都不想再考大学了。我问:这几天是否太累了?感受到压力了?有点担心和焦虑吧?需要妈妈帮你做些什么吗?可我当时瞬间的反应真跟没学习一样,事后想想,有些沮丧。
今早在小区步行,听到一位妈妈批评自己马上去幼儿园上学的小朋友说,人家小朋友上幼儿园高高兴兴的,你倒好,经常哭,再哭我就不理你了。
记得:不在行为层面应对。
孩子能去一定是觉得我可以去了,但我希望妈妈能够安慰我抱抱我,了解我内心的感受,也许是老师严厉了?也许我是不适应了,也许是今天不舒服。很多人童年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终其一生都在寻找。我希望被你看到。
当然,最近孩子马上要考试,家长也会压力重重,希望他考好,有利于建立他的自信心,希望他有个好的开始,我能够陪伴理解他。
母亲终其一生,应该是孩子心灵深处感受到无条件接纳的港湾。爱在左,管教在右。
这几天每天清晨送完儿子,在小区楼下会走走,凉风习习,非常舒心,那种鸟叫声,喷泉声,清风徐来,滋养到我的身心,令我对清晨这段时光格外上瘾。每天都必须在这里走一走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气息,才愿意回家做事务性的工作,以及家务之间的休息。
生活的美妙就在此刻,此时此刻,安心享受。带着一颗充满感受的心。保护好你的心,它会带给你太多美妙的东西。
儿子明天要考试了,唤起了自己早年考试所带来的焦虑感,他似乎没什么感觉,但妈妈希望他能够考试顺利。
今天没有太多新的体悟,练习书法,发现了心有些硬,不是放松的,心的状态会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你倒水时是轻柔的吗?跟孩子讲话时有耐心的吗?此时此刻打字,安静的吗?这一切都在展现心的状态。用外境去看自己的心。发生了什么?它为何把你带向这里?让我又一次想到动机与目标这组词。
好好照看自己的心,它是财富,读书思考会丰饶它,为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