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命运》的上午,天阴沉沉的,不时有风吹来,似乎要下雨。我抬头看天,灰蒙蒙的,却没有一片乌云。我知道雨是不会马上来的,它在观望,在等待。而我突然很盼望,盼望着立刻来一场雨,一场瓢泼大雨,最好是雷、雨、闪电都不缺席,这样,我才可以把阿太的故事只当作故事。
阿太是闽南人,生长在海边,却有着大山般的坚硬。父亲不告而别的时候,她才刚刚懂事;母亲滑下海里的那天,她和杨万流刚刚拜完堂。一切都是“刚刚”,“刚刚”到她根本来不及咀嚼这些痛苦,就必须面对一个命题“活着”。她曾经那么年幼就要想办法让母亲活下去,后来又要让自己活下去,让妹妹活下去,让神明送来的三个孩子活下去。
每个人对待“活着”的态度和方式都不同,有人乐呵呵地活着,有人哀戚戚地活着,有人惊天动地地活着,有人悄无声息地活着。阿太是倔强地活着,与命运犟着干。每一份苦难加在她身上,都会变成她活着的血液。她自己生活都那么艰难,却养活了她的妹妹和三个外来的孩子。
北来、西来和百花来自不同的地方,却都成为了她的孩子。她的婆婆——那个神婆在她十来岁的时候就说,她是无儿无女无人送终的命。她不信命,喝了那么多年的药,可她还是没有生下孩子。但神明却大方地给她送来了三个孩子,战乱年代,那些意外身亡的或被迫求死的人太多太多,于是,北来被亲生母亲丢下了,百花被放在花篮里留下了,西来自己跑来了。在“生存”和“死亡”面前,“死亡”似乎容易得多。
为了这三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她开始种地、当搬运工,她把自己硬生生活成了男人。她的婆婆走了,杨万流也被抓去打仗了,她成了这个家的主心骨。码头上的搬运工只有她一个女的。她生活得苦啊,可她从不叫苦,她只知道她要让她的孩子们活下去。她是世上最好的阿母!西来说,他只有她一个阿娘。她又何尝不是最好的姐姐、最好的妻子?
杨万流在马来西亚落了脚,一封电报一封电报地催着她们过去。大包小包大人小人登船出发的时候,妹妹却被拦住了。妹夫也在马来西亚,却另外娶了媳妇,没给妹妹签字。情急之下,她让妹妹顶替她上了船,让妹妹去找妹夫讨要说法,也让杨万流断了和她在一起的念头。杨万流没走的时候,她就张罗着给杨万流另外娶媳妇,她觉得她不能生养,而杨万流应该有自己的孩子。但婆婆义重,杨万流情深,她一个人白张罗。
她从来没有想到杨万流还活着,而且还要把她接到马来西亚。她把妹妹扶上了船,自己挑着百花回家了。等在马来西亚的杨万流三天没吃饭没说话,没有等来日思夜想的她,却等来了一个小姨子和两个名义上的儿子(他走的时候只有一个北来),杨万流后来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孩子。几年后,杨万流也走了,尽管已经不是她的丈夫,却给她寄来了遗物,是离别后一周一封写给她的信,那么多年,那么大一箱子,全是沉甸甸的爱。
她逼着丈夫离开了自己,她以为她这样做是对的,可她不知道有了自己孩子的杨万流却并不幸福。世间事总是如此,得到和失去,哪个重,哪个轻,完结了才知道。
她的婆婆——那个神婆,当年的那句话还是应验了,她的三个孩子先后走在了她的前面,她又一次成了无儿无女的人。“命运”这东西,抗得过的时候就抗,抗不过就认。她是认了无儿无女的命,可她的孙辈却是不少,在她死后为她风风光光地办了场葬礼。
《命运》里的阿太,让我想到了《秋园》里杨本芬的母亲秋园,她们不只是小说里的人物,还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我常常被这些平凡的女性打动,她们本该活成一朵花,却被迫成为了一棵树。而也正因为有了她们这样柔韧而坚强的女子,这个世界才变得越来越美好。她们顽强的生命力不仅仅支撑她们活了下来,更让我们懂得:面对苦难,活着才有出路!
蔡崇达的文字笔触很轻,那些不堪的、难过的、辛酸的、惨烈的生活,淡淡地隐隐地从他的笔下流出。同样是生存的艰难,余华的小说却显得血腥味有点儿浓,我曾为之愤恨、揪心;而蔡崇达的《命运》尽是人间温情的描述,却让我的心如巨浪般翻滚,眼泪狂流。有些东西,写出来未必比不写出来更加撞击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