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买新不买旧,我想已经成为一个共识。
我一直是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我们正逐步进入一个高度智能的社会,智能化的背后是大量的算法。可以说,互联网最不愁的就是技术的更新迭代,因为科技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享受到科技的便利之后,人们总是想它变得更好一点,再好一点。
电子产品就是新技术的载体,在我换电脑的过程中,我在电脑城看了两年前的戴尔5370,72%的ntsc色域;以及现在我已经入手的华硕a豆,一块奇美的45%ntsc色域的IPS雾面屏。华硕a豆貌似是去年下半年上市的,尽管两者上市相差了一年时间,尽管a豆的屏幕是45色域的。但是从机身做工,屏占比,屏幕通透度,观感等来说,我确实感觉到它领先了5370一代。
我唯一买过的旧电子产品是手上的iPhone 6s plus。原因无它,就是想体验一下iOS系统,以及它内在的操作设计逻辑而已。不可否认,iOS很优秀,它处处透露着一种简约的美学。但是元器件和制造工艺的落后,使得它的发热控制还比不上我手上的另一台红米note5。
电子元器件肯定会逐步升级的,人们永远不满足,永远在挖掘物理特性的更多可能。从TFT厚玻璃隔层到全贴合IPS,到Oled。从720p到1080p到2k到3k到5k。以及手机每一年处理器的性能提升,5G的出现。这些都预示着科技和互联网向前推动是不可逆的。今年的产品只会比去年好,不用说“我不需要这么快的网速,这么高清的屏幕没必要,这都性能过剩了”。这不是渺小的个体所能决定的,当更好的技术普及时,那些一开始拒绝的肯定是大型真香现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