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顿大学城,月色凉如冰”
——(日本)蒲原宏
今天,一月二十八日,是欧洲研学的第九天,早上六点的荷兰奈梅亨还沉睡在美梦之中,Irene、彭老师、戴老师、何老师和二十五名同学已经向莱顿大学出发了!
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车程,风景如画的“莱顿用她美丽的晨曦迎来了来自东方的我们。走在用红砖铺成的街道上,一不留神就走进四五百年前!运河上的这座桥诞生于1568年,那座教堂建造于1757年,抬头一望,看到哥特式风格的塔楼上古朴的钟用那黑色的针脚不断提醒:时间永无终点,历史就在眼前!抚摸着那斑驳的红砖墙,出生于莱顿的伦勃朗在三百多年前是否也这这儿驻足创作。全城纵横交错的运河让河岸的建筑有了温存与灵动,各种建筑的倒影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荡漾,如同在五线谱上正谱写一曲宁静美妙的音乐,偶尔有人划船经过,悠闲的海鸟滑翔在水面,一艘艘小艇泊在小桥的旁边,在静候主人再次起航,耳边传来了酒吧传来的爵士乐,抬头一看,湛蓝的天空,云卷云舒,巨大的风车在运河边静静地呆着,一动也不动,据说,城内曾经有19座风车,荷兰实现工业化后,大部分风车的磨面功能逐渐被机械化工厂所取代,许多风车已经被拆除,莱顿的风车现在仅存三、四座,其中最著名的也是资格最老的是“DeValck”,建于1611年,高29米,现在已经被改建成一个风车博物馆,里面陈设着石磨等物品,站在风车顶部,看看仍在磨面粉的石磨,听听风车转动时不时发出的吱扭声,似乎在看在听它诉说一部记载着荷兰风车的兴衰史。
莱顿,让你有个错觉,仿佛置身于威尼斯,但这儿的运河桥梁普遍较低,为了不影响航运。莱顿的吊桥式样各异,有类似于大吊车的弯勾形状的,有四方木架形状的,也有的特别简单,没有架子,由电动的绞车直接升降桥面。这些吊桥的支架,漆有不同的颜色和图案,和周围的建筑风格协调统一。这就是莱顿!
莱顿大学坐落在这儿,是迄今为止荷兰持续运作中最古老的大学。莱顿大学建立于西元1575年,迄今仍与Orange皇朝的皇室有密切关系。在1575年,威廉王子管理著欧洲少数没有大学的地区之一,此时文艺复兴已开始凸显学术研究的重要性,为了奖励莱顿市民在1574年抵抗西班牙军队的英勇表现,威廉王子遂在此设立大学。传说威廉王子当时给莱顿市民两个选择,一者是免税,一者是大学;市民认为免税令可被撤销,大学却能延续百年,是故选择了后者。
这次莱顿之行,“全球探索”组织机构特别邀请了正在莱顿大学人文学院读硕士的Youlia Seidel给我们介绍,她是专门研究亚洲文化的,对该校作了详细介绍,由彭老师全程翻译。
莱顿大学共分为9大学院,50多个系所,150多个专业,11个核心研究领域,有超过40个国家级或国际级研究机构在本校设立。
1、学校概况
莱顿大学不仅是欧洲境内持续运作中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同时也是欧洲大陆声望及学术地位最高的大学。
莱顿大学作为一所古老的贵族大学,自16世纪创立之初即跟荷兰王室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前荷兰女王威廉明娜(Wilhelmina Helena Pauline Marie)、朱丽安娜(Juliana Louise Emma Marie Wilhelmina)以及王储威廉·亚历山大(Willem-Alexander)都曾在莱顿大学学习。2005年,现任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Beatrix Wilhelmina Armgard)从莱顿大学获得珍贵的荣誉学位。刚获选的荷兰首相马克·吕特(Mark Rutte)也于1992年毕业于莱顿大学历史学专业。迄今为止,共计16位诺贝尔奖得主(爱因斯坦、费米、洛伦兹等)以及8位外国元首(美国第六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两任北约秘书长,二战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等)都在莱顿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历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大学排名》给出的人文科学专业排名中,莱顿大学均排名欧洲大陆第1位。2013年最新的《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大学排名》 给出的排名中,莱顿大学的全球综合排名位列第64位,为荷兰排名最高的大学。此外,全球高校千年排名将莱顿大学位列全球千年名校第29位,名列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Dutch Golden Age)世界名校第4位。在欧洲,莱顿与牛津堪称双子,前者是欧洲大陆声望及学术地位最高的大学所在地,后者是英格兰最古老的大学——牛津大学所在地。每年,牛津和莱顿都会有定期的官方交流活动。
2、莱顿城与大学的融合
莱顿约有10余万人口,莱顿大学的许多建筑也是莱顿非常重要和具有现代特色的建筑。莱顿城与莱顿大学已融合在一起,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学城。
莱顿大学的130多座建筑设施,分布在莱顿市的各个角落。大学建筑的主要部分在这座历史名城的中心或中心附近,大学办公楼和信息中心大楼位于莱顿中心火车站东侧,大学图书馆“杜伦”建筑群(文科)位于市中心南侧风景秀丽的护城河畔,豪莱斯实验室(化学和医学)、惠更斯实验室(生物物理、天文和天文物理)、计算中心研究所、数学研究所、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各种生物化学实验室,分布在西城区,以荷兰著名物理学家、现代超导研究奠基人命名的海克·卡末林·昂纳斯实验室坐落在市中心。 这些建筑设施为莱顿市容增添光彩,使莱顿赢得“大学城”的美名。因为莱顿大学与莱顿市融为一体,大批在这座历史名城中居住和学习的学生深深地影响了莱顿的生活。
3、莱顿大学植物园
还有一件事情可以证明当年莱顿人办大学的雄心,那就是这座于1592年由植物学家科鲁西斯亲自为学校建立起来的荷兰王国第一座植物园。当时人们通过研究生物界的多样化来建立生物科学体系。园中收集的植物在当时就达到1700多种,后来又发展到3000多种,在16世纪末,还只有意大利和德国的五所院校拥有这样的用于教学的植物园。今天人们到这里来主要是观赏和休闲,园中几千种依然茂盛的植物不仅为人们展示着自然之美,也展示着几个世纪以前的学术景象。
4、人类第一次尸体解剖课
1589年,保夫在莱顿大学进行了第一次公开解剖,同时进行讲解。这在当时不仅是科学研究上的伟大尝试,同时在观念上无疑是对神权的挑战。三年后,根据保夫的设计,学校为解剖学专门建成了一个类似罗马竞技场的圆形阶梯教室,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在场的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观看人体解剖的全过程。当时欧洲其它的老牌大学还没有这样的设施。
最初上解剖课时,学生们自己不能动手。由于条件的限制,这一学术活动也仅限于冬天进行。人们把解剖尸体视为一次重大事件,每进行一次解剖,学校所有课程都要停止。
莱顿大学的医学研究更多地向自然科学靠拢是从布尔哈芬开始的,他本人既是一个医学家,也从事数学、力学和静力学研究。各国学生都涌向莱顿,拜他为师。布尔哈芬编写的医学教材和化学课本都被欧洲各国大学所采用,他因而享有“欧洲教育大师”的美誉。
5、第一台心电图仪的诞生
今天的莱顿大学医学中心从建筑风格上已经看不出17、18世纪临床大讲堂的痕迹,它既是世界一流的医学研究中心,也是荷兰最大的医疗机构,这里的研究人员一般都身兼两职,一边从事研究,一边服务病人。他们在免疫学、器官移植、基因和传染病研究领域一直处于国际领先的水平。一百年多前,莱顿大学的医学教授恩特霍芬花了整整30年时间,终于完成了心电图原理的研究,并研制出人类第一台心电图仪,这一发明使心脏疾病的诊断有了精确的依据。直到今天,心电图仍然是诊断心脏病最常见和最可靠的手段。恩特霍芬因为他对人类健康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而获得1924年诺贝尔医学奖。
6、现代物理学奠基之地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科学的发展开始出现转折,传统的机械论受到置疑,人们的世界观和科学观注定要面临再次的震荡。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沉寂之后,莱顿大学也迎来了自己第二个黄金时代,先后有四名教授获得诺贝尔奖,其中包括在190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洛伦兹。1878年,25岁的洛伦兹被荷兰皇家学会破格任命为理论物理学教授。之后,洛伦兹在莱大执教45年之久。另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卡麦林·昂纳斯在低温和超导方面的贡献也同样是革命性的。昂纳斯为莱顿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低温物理实验室,他去世后,这座实验室以他的名字命名,至今仍然是世界低温物理研究中心。“从实验中获得知识”,这是昂纳斯生前的名言,今天它仍然高悬在实验室的大门上。在这里,昂纳斯生前的事业从未停止过。
每隔两周的星期三,莱顿大学物理系都会举办学术报告会,这样的传统已经坚持了一百多年时间,从未间断。一个多世纪以来,几乎所有著名物理学家都会到莱顿。
最后,Youlia Seidel盛情邀请大家到莱顿大学读书,非常希望能成为大家的校友。条件是高考成绩满分为750分必须上500分,雅思必须上7.5OR托福必须上90至100,至于学费,如果喜欢!多昂贵也不是问题,尚且这样不营利的学校一定会给你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