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亲手设计的家中,经常都会有种:如果当初这样设计,就更好了,然后有着想改造的冲动,有些能够改成,有些因为施工有难度,就需要放弃。
作为设计师,我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集,哦不,或许,我家就是我唯一的作品,那我这么多年做的工作成果,都哪里去了呢?
我亲爱的老师喜欢说一句话:家居空间设计师是没有作品的,样板房不是你的作品,客户的房子也不是你的作品,你想用不属于你的生活来表达什么呢?它什么都不能代表,除了居住者。
工作,也有十余年了,从一开始的生涩,到现在对空间把握得驾轻就熟,我更多的把空间当成一个孩子,我经常跟客户说,你要知道,你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不擅长金碧辉煌的设计,我只能做关于生活最本质,最简单的设计,然后,这个房子会跟你一起成长,也许你会在这里结婚,第一个宝宝会降生,房子里会逐渐有很多他的玩具,你们会出去旅游,带回你们旅行的记忆,一直慢慢地陪你们,也许到老。
“空间,是生活的容器”,它会慢慢长成你所希望的样子,
记得我老师还说过,你一个中国人,没事学人家老外做什么美式,欧式的设计,你真的懂什么叫美式欧式吗?那都是中国式的美式欧式,老外他们的生活空间,都是自己长时间形成的审美观,结合他们自己的生活诉求,而随心所欲布置的。(他喜欢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我也一本正经地相信!)
所以,你的房子是不是你真正需要的样子,还是表面的假象,这个也非常有意思,不是说我老师说得就对,这只是他的想法,当然我很赞同。
好的空间,会滋养你的行为,修养,最明显的一点,乡下的房子你不会想脱鞋吧?到了城里的家为什么要脱鞋,因为城里的房子长得就是需要脱鞋才能进去的样子。
就像我们去西餐厅会不知不觉把声音放轻,去到书店会情不自禁拿起书,空间所营造的氛围,直接投射在我们的内心,影响我们的行为。
每个人跟空间都有很多独特的故事,你呢?有什么样的故事,可以告诉我吗?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