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晔,字子扬,是后汉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他年少知名,人称有佐世之才。
作为高级谋士,刘晔身经曹操、曹丕、曹睿三朝,堪称“三朝元老”。他极富远见智慧、深藏雅士情怀,洞察世事、善解人意,属于今天所谓智商情商都很高的一流。
史书中有关刘晔的记载,多是其对于军国大事的建议;而这些建议往往语出惊人、独具慧眼,令今天的读者都不禁暗暗拍手叫好。
然而,尽管如此,不管是曹操还是后世的曹丕、曹睿,面对刘晔的建议,却又都往往以“不从”来回应之。令人很是费解。
魏明帝曹睿执政后,沿袭前朝传统,对侍中刘晔很是亲重。
公元二三二年(明帝太和六年)十二月,曹睿想要伐蜀,朝臣内外皆曰“不可”,刘晔则是私下在皇帝面前说“可伐”,在其他人面前则说“不可伐”。
刘晔自相矛盾的言辞,招致了上下疑惑和追问。被皇上逼问急了,他便说,这是出于保密之需;同时,刘晔埋怨皇上不该猜疑他,更不该泄露天机。
面对一个老臣的埋怨,曹睿无可奈何,也不得不向他道歉。
刘晔私下里还自鸣得意地向别人传授为官经验:臣子要善于揣测上意,好比是“钓大鱼”,要“纵而随之”,则可“制而后牵”。
刘晔的“心法”逐渐为人所知晓。很快就有人向皇帝告状:“晔不尽忠,善伺上意所趋而和之”。
曹睿便找机会,故意试探刘晔。结果,刘晔的反应果然印证了人言。从此,刘晔便受到了皇帝的冷落。
这对于刘晔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他的精神日渐狂躁不安,直至彻底崩溃。刘晔的工作也被调整,调到外朝任大鸿胪,从此离开了皇帝的身边。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完人并不存在。
如何趋利避害、扬长避短,这是个千古不休的话题。
我们不妨大胆推测一下。
在曹操、曹丕的年代,一方面,刘晔当时做人还比较谨慎低调,尾巴能时时夹起来;另一方面,曹氏父子十分了解刘晔,在尽可能地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同时,对其身上的缺点与瑕疵,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包容。君臣之间,彼此形成一种默契,心照不宣。
到了曹氏第三代,这种默契不复存在了。而身为三朝元老,刘晔的自我警示与反省,也不再如从前那般主动与经常了,个性上的短板,便不可避免地显露出来。
正所谓偶然之中有必然。主观与客观因素的交合际会,使得刘晔鬼使神差般地上演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一幕活剧。
好比灯芯将灭前的最后一闪,刘晔的人生辉煌就此结束。迎接他的,将是一场不虞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