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与你相见,我一定是蓄谋已久。
在没有到达你之前,一切的美好都只是幻想。红房子,在你之前那只是蓝天下的一片红而已。只是因为好看,不存在喜欢。在你之后,你成了我心里最美的一片风景。任世人怎么疯狂,你只展露你的祥和宁静。我留恋你的美,却又不得不离开,来不及多一些感受,倒不是我信佛与否,只是感觉你符合了内心所有的田园风光。晚霞那么美,天那么蓝,风中飘散着佛的呢喃,穿红衣的佛学学者老老少少,川流不息,他们想过外面的世界吗?脸上爬满皱纹的老者,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守护佛,以后也会一直守护,他们没有婚姻,孩子,家庭琐事的烦扰,会不会有遗憾呢?还有个头小小的小孩,他们会像别的孩子那样贪玩调皮吗?总感觉色达是个神奇的地方,光名字就很美了。他不亢不卑的在山谷里,你来或者不来,他就在那,不悲不喜。7月19日匆匆一别,下次再见,会是何时?
为了色达我和闺蜜也算是隆重装扮了,两只穿着喜庆的妹子,一路上大概也获回头无数,毕竟面对高海拔地区,大家还是首选保暖。到达色达表哥带我们去喂土拨鼠。讲真,对动物没什么感觉的我觉得会很无趣,哪怕我还没见过活体土拨鼠。到了土拨鼠集营地,大家忙着找土拨鼠,而我开始展露我爱拍照的本性。在此,特别鸣谢表哥,严老师,前哥的倾情付出。后来偶遇了一只超级乖巧的土拨鼠,哪怕我没有向他谄媚,他也乖乖的吃了我给的饼干,一片接一片,确实也是蛮可爱的。于是我就开始跟闺蜜俩追着他喂饼干,想抱抱他又胆小害怕一个有温度毛茸茸的活体在我身上周旋。可能因为我俩喂得太嗨了,吸引了路人小朋友过来搭讪,于是我们又移情到那个可爱模样的小女孩身上了,好在给力的队友帮我们留下了美好的画面。
由于旅游旺季,去色达佛学院的大巴人满为患,于是在表哥的建议下我们6人决定从学院的后上步行上山。看起来不高的山我们走走停停大概用了一小时。由于色达的海拔也在三千以上这一路上山的伙伴也算共苦之交了。所以我们4人的队伍很快就和同行宋哥车上的安安和园园成了朋友。两个来自西安的幼师小姐姐。初到高海拔运动,所以大家互相鼓劲关怀,也算安全上山,一些小头痛,气喘那都不是事儿。
终于到山顶。美了美了美了。一眼就能看出分界线。红色和蓝色的搭配在这最能诠释全部的美。我们不是为朝拜而来,自然先找一个最佳位置拍照了。好在我们的两大直男有足够的耐心静静地看我们装B,最后也默默的加入我们的行列,哈哈。有一张严老师戴着红围巾的照片,我们称为色达最佳摄影作品,以假乱真,后来老师说,其实他也看过佛书。我和安安调皮的在老师边上捣乱,一向不苟言笑的老师也默许了我们。那些好玩好看的瞬间,唯有照片才能定格些许,所以这也是我爱拍照的缘由吧。在往山上红房子的阶梯上,我们试着找过许多个着红衣服的学者我们叫喇嘛的问路,无奈语言障碍,大概是我太好奇喇嘛是不是拒绝跟女性交谈这一点,于是我又问了路过的一位年轻模样的喇嘛,谢天谢地,他会普通话,并且很热心的跟我们沟通,简单的交谈,我们问他是否可以合影,他说当然可以,终于我的好奇还是得到了满足。可是对于佛学的好奇又怎会是这一点?
去佛学院之前,先去了天葬场。死亡的方式千奇百怪,埋葬死亡的途径唯有天葬是我想要见证一次的。表哥在仪式开始之前把我们带到固定的天葬台观望,一个小的山坡上,站满了人,我们找了一个位置,虽然只能看到大概的场面,但还是坚持看到了秃鹫飞向尸体的瞬间。车上表哥简单的跟我们解说了一下,也算解答了我们的某些不解。关于天葬,我曾经看到过一片文章,大概只记得,因为观看了一场天葬改变了她以后的生活状态。它的神奇在哪,见仁见智,而我作为医护人员,见多了生死,所以我更加珍惜活着,也更想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那一天脑海里一直浮现仓央嘉措
他在《那一世》写道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