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隐公之死
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
读罢隐公十一年,鲁隐公戛然而亡,《春秋》仅书几字,没有写明薨于何地也没写明原因。《左传》补充,公子翚弑君,《春秋》讳国恶才没有明写。
鲁隐公在我看来是一个悲情人物,他悲情之处有:
- 作为庶长子一直被当做储君培养,没想到他老爸晚年生了一个嫡子——太子允/鲁桓公。
- 太子允的妈妈仲子原本是给鲁隐公娶的老婆,结果隐公的老爸惠公一看挺美自己娶了。
- 惠公死后,太子允年幼,于是鲁隐公摄政称公,代行君政。本打算效法周公日后还政于太子允,结果不被人理解,最后落得死于非命。
西周初年,周公旦摄政称王,当时诸侯认为周公无非是想称王自立,于是造反。周公弹压,并在称王摄政七年后,将王位还于成王。周公作为鲁的先君可以摄政称王,其后世鲁隐公自然可以效法摄政称公,并不违背礼制。
然而人心是个难以揣测的东西,很难说隐公在位期间到底有没有那么一次想过:杀了太子允,自己做一回名正言顺的国君。但晚年的隐公在公子翚建议其杀太子允而自立的时候,明确拒绝,并表示自己已经老了很快就会还政于太子。
羽父請殺桓公,將以求大宰。公曰:「為其少故也,吾將授之矣。使營菟裘,吾將老焉。」羽父懼,反譖公于桓公而請弒之。公之為公子也,與鄭人戰于狐壤,止焉。鄭人囚諸尹氏。賂尹氏,而禱於其主鍾巫。遂與尹氏歸,而立其主。
十一月,公祭鍾巫,齊于社圃,館于寪氏。壬辰,羽父使賊弒公于寪氏,立桓公,而討寪氏,有死者。不書葬,不成喪也。
我很不喜欢公子翚(羽父)这个人,隐公四年就不尊君命而私自带兵并和宋、陈、蔡、卫乏郑,之后又有多次违背隐公意志的行为。我相信隐公心里肯定非常不爽,但是始终没有狠心把他拿掉。虽然违抗了隐公的意志但是有几次为路过获得了好处,隐公对他并未加以处罚,公子翚始终是鲁卿,地位稳固。
一个人如果贪起来,那么他的胃口就会膨胀。公子翚揣测隐公的想法,想让隐公新设一个太宰给他做,位居六卿之上,并请杀太子允。怎知隐公内心却是是自比周公,他坦白了自己让位太子允的想法,并让公子翚替他营建菟裘作为自己养老之地。我想两人对话肯定是私下进行的,“此处更无六耳”,公子翚如果不声张肯定也不会有人知道他的想法。但是公子翚做贼心虚,同时也是不把隐公当回事儿习惯了,竟然又跑到太子允那里去污蔑隐公像杀掉太子允。
和隐公的自比周公相比,桓公是正常人思维,他先下手为强,干掉了年长自己40余岁的大哥。
鲁隐公是个一以贯之的人,他早年被囚于郑国尹氏,他向尹氏的神主钟巫祷告,获救后他将钟巫的神主带回鲁国并一直祭祀,最后他也是死在去祭祀钟巫的路上。鲁隐公执政称公以来,不以国君身份参与祭祀和国事会见,也没有以夫人身份埋葬自己的母亲声子,最后被人杀掉后也没有以国君之礼埋葬。他从即位到被弑始终避免人们把自己当正牌国君,“隐”的贯彻始终。
2018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