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猗县系1954年由原临晋、猗氏两县合并而名。猗氏因夏代这里有猗国(养犬部落)而名。临晋本在今陕西大荔,秦历共公灭大荔戎国后筑高垒以临晋国而有临晋。唐天宝13年将北解改称临晋,是何道理,尚无通解。
回临猗老家,顺道继续自己的访古行程。
临猗县城北枫林小区旁的仁寿寺,清康熙《猗氏县志》记载:“仁寿寺,古刹也,不知创建何代。考诸记载,隋唐间榜曰百禅,有高僧昙延立讲堂于东厢,为众说法。天授改大云,后周因之。宋熙宁赐额寿圣,僧悟通主之,飞楼涌塔,爰肇兴焉,寮宇以百数,比丘以千数。元丰加葺,元至大僧虎溪又葺之,至正改名仁寿”。明洪武初,并洪福、千佛、广福、寿圣、圣安、慈氏、宝泉七寺入焉。至清占地二十余亩,楼阁林立,建造宏伟,实为猗氏一大名刹。寺内舍利塔,方形七级,楼阁式砖塔,塔中下两级中空,有砖阶,可旋登,据出土的石函铭文记载,建成于北宋嘉元年(1056)十月八日。
来到临猗县城北峨嵋岭南坡的仁寿寺,寺中老妪说,十几年前,她初来时,此地一片瓦砾,片石不存。现在的大殿,建成于1997年。整个寺院无古可访,姑录之。
寺内一大钟,住持释正空监制。释正空,据说是吉林人,1997年到临猗,现任仁寿寺住持。
临猗北景张村圣庵寺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村委会院内。进村后看到村容整洁。
六角七层砖塔,高11米余。一层正面辟门,塔内中空2.5米,以上各层皆为实心,建于宋代。 村民说,第七层以上被雷击破坏,常落砖头,为避免危险,把上面砖头全部取下,看着塔尖不大,而取下的砖头不少。塔旁边的舞台为1951年建。
舞台后面是池塘,夏天的夜晚,一台蒲州梆子与蛙声和鸣,大概是村庄最悠闲的享受了。
我一直在想,小时候每个村庄都有两、三个池塘,农业学大寨时所建的一般叫做“大寨池”,用于牲畜饮用、洗衣服、抗旱等,后来,随着功能的丧失,池塘基本废弃或填平。当年这些散布在各个村庄的池塘加在一块,那水域面积是相当于可观,绝对是一个影响当地气候、水文的有利因素。
去北景尉庄看关帝庙、文昌阁,关帝庙感觉平平无奇,傍边的闾门引起我注意。
村民说, 闾门内原是享誉西北的民国巨商王万年的宅院,一共五座高门大院,现还有一些遗存。王万年主要经营棉花生意,其“自立号”商铺遍布西北各地,当时王家人由尉庄往兰州,沿途住的都是自家商号。临猗尉庄与万荣闫景紧邻,尉庄王万年的名气不亚于闫景的李家,当地流传着“金闫景、银尉庄”的说法。
其中一座老院,二层建筑,西洋建筑风格融入,还有徽派建筑的骑马墙,民国时代特征。
注意墙拐角,下半部分抹去棱角,便于通行也防止墙角受损,两利的设计,古人一丝不苟、匠心随在。在新绛见到的房门转角加上木边保护,一样的考虑。
这是另一座老院。据说民国时,李王两家结亲,迎亲队伍的“龙头”已进入李家,“龙尾”还未出8里外的王家,场面之大可见一斑。
还有一座院,院里五间上房(北房)是老房,精雕细刻,最富价值,可惜家人上地了,大门紧锁。闾门外池塘边几颗大柳树,真有些年代了。
这是村边的文昌阁,清朝末期所建。 砖木结构,有一定毁坏,大体尚可,相当高大。
临猗三管东姚庄樊紫微碑楼,临猗境内见到的最上档次的一个碑楼,在村中间,保存完整。台基因地面升高而掩埋地下,不然更其高大。
碑题:“乡饮介宾国学生帝室樊公德行碑”。碑主樊紫微,字帝室。
陈茂墓位于临猗县卓里工贸区霍村陈平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茂(534-594),生于北魏永熙3年,字延茂,猗氏人,家世寒微,质直恭谨,为州里所敬。历北周、隋两朝,隋文帝为隋国公时,引为僚佐,善之且厚加礼敬。历官黄门侍郎、行军元帅长孙览司马、蜀王府长史、太仆卿、判黄门侍郎、上开府仪同三司、梁州刺史等。薨于隋开皇14年,归葬故里。
墓地原规模很大,现存陈茂墓冢和陈茂碑。墓冢坐北朝南,原高4米,周径约10米,现已不成丘形。陈茂碑立于墓冢正南方,碑高1.95米,宽0.75米,篆额“大隋上开府梁州使君陈公碑”。
碑后的土塔即是陈茂墓冢,已不成丘形。
历史名碑《陈茂碑》,历经1400余年, 字迹剥蚀莫辨。1979年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一批全国书法艺术名碑。
回到老家后没有多停留,就近去临晋看文庙和县衙,就在临晋街上。文庙仅存大成殿,为清代遗构,省级文物。大殿前方,有千年唐柏一株。记得当年上高中时,大殿里面经常放映录像,多是武打片,我也去看过。
歇山顶琉璃屋顶,殿前石栏板围成露台,殿阔五间进深三间,从上到下整体透出岁月侵蚀后的斑驳以至颓败。但阳光下,琉璃屋顶倔强的显示着其高贵和气派。
古建琉璃由汉代烧制冥器建筑造型演变而来,北魏开始用于建筑。隋唐时期,琉璃瓦在豪华建筑上使用,但只用于檐脊,叫作剪边琉璃。至宋代见用于整个屋顶,元代琉璃瓦在寺庙、宫殿等建筑上普遍应用,明清时期是古建琉璃发展的全盛期,皇宫、皇城、坛庙、园林、陵寝、寺院无不以琉璃作为建筑装饰,并逐渐形成了四大派系:以山西为首的民窑、以北京为首的官窑、以山东淄博为首的北派和以广东福建为首的南派。山西民窑的特点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不受建筑规制的限制,但其烧制的土质原因,容易掉釉。梁思成先生说:“中国人对于屋顶的态度不但不遮掩,而且特别地标榜,骄傲地、直率地将它全部托起,使之成为建筑中最堂皇、最惹人注目之一部。琉璃瓦之施用,遂成为中国建筑的特征之一。”
文庙西边是临晋县衙,临晋县衙位于原临晋城池的西北方位,创建于元大德年间(1279~1307年),明清两代及民国年间均有修葺。现存主体建筑大堂为元代原构,是全省目前保留下来的三处元代大堂建筑之一,另两座分别为霍州州署大堂和绛州大堂。临晋县衙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晋县衙作为一个较大的恢复项目正在规划整修中,不对外开放。我是翻越县衙后面的临晋老城墙而进去的。
就从这个豁口处进来,有两个女学生竟也随后翻墙进来。
大堂,元代遗构,单檐悬山顶,正面普拍枋系一整根原木,整座建筑气势厚重威严。
县衙的衙署大门、仪门已经复建。按规定布局,衙署大门西侧应建“申明亭”,系张贴榜文、申明教化、犯罪布告、民间调解之处。仪门乃“礼仪之门”,县官上任、迎接上宾及重大活动才开启,两边角门东边的叫“人门”,西边的叫“鬼门”,一般人东进东出,提审犯人、押解死囚出入只能走“鬼门”。仪门外对联:“门外四时春和风甘雨,案头三尺法烈日严霜”,仪门内对联:“百载烟云归咫尺,一署风雨话沧桑”。
大堂内布置,一般正中屏风绘有山水朝阳图,山正、水清、日明即“清正廉明”,屏风上有匾额“明镜高悬”。屏风前筑台设阁,阁顶绘有三十六仙鹤朝日图,象征皇权一统、四海归一;台上置案,案上文房四宝、令签筒、惊堂木、官印等,大堂两侧“回避”、“肃静”、十八般兵器,笞仗、夹棍、长凳的刑具及仪仗罗列。现在还是空空如也。
正中补间铺作(柱间斗拱)为斜拱,硕大气派。
这是大堂的屏风和后门
这是大堂后面的二堂,清代建筑。二堂是官员议事办公和会客的地方。
临猗县七级镇樊桥屯张逊菴德行碑,建于清道光21年(1841),青石仿木。碑楼有破坏,但尚无伤大雅。看这些石构件和雕工,绝对上乘。
碑题:“勅赠武略骑尉营千总太学生逊庵张公德行碑”。武略骑尉为正六品武散官名,营千总为正六品武官。碑文由赐进士及第诰授中宪大夫、军机处行走、刑部主事、前乙未探花、翰林院编修、户部郎中加三级心农乔晋芳撰写。乔晋芳(1804~?),字心农,一字春皋,绛县横水镇人,清道光15年(1835)乙未科探花。
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被录取者称为进士。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一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称号;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称号。
下一站,庙上乡城西村王卓墓,省文物保护单位。王卓,历任魏晋河东太守,迁司空,封猗氏侯。王卓墓冢已毁,仅存唐墓道碑一通,系王卓后人唐朝虢州刺史王颜于唐徳宗贞元十七年(801年)十月二十四日所立。碑首由华州刺史袁滋(《旧唐书》称其“工篆籀书,雅有古法”)篆额“追树十八代祖晋司空河东太守猗氏侯太原王公神道碑”,唐书法家、大理评事韦纵书丹,王颜本人撰写的碑文,碑文历叙自晋至唐王氏族人变迁之梗概,该碑简称《王卓碑》,三面刻字,均剥蚀严重,难以辨认,碑阴为《王景祚碑》。碑楼通高4.73米,碑高3.43米。
王卓之子王允,官至司徒,是历史有名的诛灭董卓的王司徒,但是,蔡邕因为听到董卓被杀后一声叹息,就被王允下狱,后死于狱中。《续高僧传》云:昙延俗名王聃,又名王耽子(今临猗县耽子村人),后汉猗氏侯王卓之后。耽子村因昙延禅师而得名,我有《昙延禅师》一文:https://www.jianshu.com/p/7dfd1e20dfe3
这个文物保护碑位置,应是当年墓冢所在位置,神道碑距此200米以上,由此可以想见当年神道的长度、墓区的规模。
多说几句,唐代书法家韦纵,距颜真卿略晚,仅差二三十年。叶昌炽《语石》评韦纵书云:"颜鲁公同时得笔法者,有二家,曰韦纵、曰胡证。《金石录》纵书有二,一为《盐池灵庆公神祠碑》,一为《同州刺史崔遗爱碑》……今唯存《盐池碑》,其余皆不传于世。而纵所书别有《追树晋司王公碑》……韦纵书用拨镫法,蛟螭郁律,得鲁公之筋骨…"
韦纵流传下来的书迹仅两碑:《王卓碑》及《盐池灵庆公神祠颂》。《盐池灵庆公神祠颂》,唐贞元十三年(797)立,碑文记颂唐王朝主持整修河东盐池并赐名祭神的盛况,现存运城市博物馆。
城西村人民舞台,建于1967年,是典型的文革时期舞台,保存了鲜明的文革时代特征。已列入文保,算是年轻的文物。舞台与大礼堂连体,舞台便多了一个充当主席台的功用。舞台所在原是村庙旧址,我去时正是一年一度庙会。
礼堂弃用多年,舞台与礼堂已经隔开 。当年舞台上面转个方向就成了大会主席台。
临猗双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县城双塔北路路东,均系方形七层砖塔,东西排列,相距约 80 余米。原为妙道寺寺塔,今寺不存,双塔依旧。多年来在双塔学校内,现学校迁走。两塔之间有房有墙,已生生割裂,闻名遐迩的“双塔交影”无法再现。 西塔就在这个双塔文物管理所内。
西塔方形,唐宋建筑,七层,高约30米,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地震时,塔刹毁坏。塔内一层有梯级、塔心柱,可顺梯而上至二层,二层以上中空,直通塔顶。
这是东塔,垃圾遍地,环境恶劣。
东塔亦七层,方形,底层中空,以上实心,高约40余米。
东塔在一个台地上,三面是崖。
每逢农历三月十六和七月十六的早晨,正月十四和九月十四或十五的傍晚,日月分别从东西两个方向,照射双塔,使两塔的倒影交合在一起,形成“日光月光同时照,东塔西塔影相交”的奇景,这便是传说的“双塔交影”。
闾原头永兴寺塔,宋代砖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闾原头村边地里。关原头、杨原头、闾原头原是一个大队,叫三原头。
有村民在塔下干活,抱怨来看塔的人踩坏了他的庄稼。他给我们谈了他小时塔的情形。十塔九不空,前几年塔下地宫曾被盗掘。
猗顿墓,在牛杜镇王寮村村西头,陵园规模不大,但古朴肃穆,门额题“猗顿陵”似不妥,陵为帝王专用。
猗顿与陶朱齐名,春秋时富商,畜牧贩盐发达。“相马而借伯乐也,相玉而借猗顿”,是说猗顿对于玉石鉴定很有一套,说明其兼营玉石生意或者说过手的玉石多,经验丰富。
《孔丛子·陈士义》:“猗顿,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饥,桑则长寒。闻陶朱公富,往而问术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当畜五牸。’于是乃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滋息不可计,赀拟王公,驰名天下。以兴富于猗氏,故曰猗顿。”
这个侧殿存有清代道光17年(1837年)所立《重修周逸民猗顿氏墓记》碑。还有一通现在临猗出名的农民书法家、专治楷书的雷崇善书丹的《猗顿陵兴修记》碑。
这块嵌在墙壁上的碑记,引起我极大兴趣,王体行书入碑,写的多姿而精彩,镌刻亦精。看了半天,未找见书者姓名和镌刻时间,但显系古刻,近代无此刻手。
猗氏故城在临猗县牛杜镇铁匠营村东侧,是西汉至魏晋、北周间猗氏县治所。夏有古猗国,被少康所灭,秦时以此地有古猗氏国,因称猗氏。猗氏故城于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城墙,南墙、北墙、东墙都是两里多,总面积161万多平方米。墙残存高3—9米,厚19—21米间。
站在北城墙上,城墙很宽
城墙外的农田
城墙里面上城墙的通道
城墙里面是农田,村民取土破坏了城墙,地头堆放不少挖出的残砖。
西城墙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