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读一篇课文。产生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篇课文为什么还拿到课堂上来交?为什么还拿到课堂上来学?答案是,学生凭着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能力来理解这篇文章,不足以达到理解的目的。课文是作者通过他的语言文字,传达各式各样的认识和情感的文本。学生凭着现有的经验和阅读能力,无法实现对接,或者说学生不太明白这种文章,应该去看哪些地方应该看出什么来。
学生和课文之间形成了一个落差,语文教学的规定性在这里,语文教学的确定性也在这里。作者表达的内容我们可以找出来,学生现在的理解状况我们也可以判断出来。也就是说,阅读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是确定的,那就是阅读教学的内在确定性。其实阅读教学就是要解决这个落差,使学生的能力和经验得到提升,提升到作者的水平。能够理解课文,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