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首位,而将书本知识的文化学习放在第二位。在历史上,由于阶级的需要,无论是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政治服务的,尤其是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非常重视,把“德”排在“识”的前面。
乡愿,德之贼也
具体说来就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帮助人成就善事,不帮助人成就恶事。小人跟君子正好相反,也就是当小人见到人行善的时候,他就会生嫉妒,不欢喜,那就更不会帮助人成就善事;当见到人行恶的时候,小人就高兴、赞成。这种行为当然是天理所不容的,其果报当然也就会很不好。因为他喜欢的是人家成就恶事,不喜欢成就美事。当然,既然他喜欢恶事,恶事就常常会加到他身上;他不喜欢善事,善事就自然远离他。这就是因果报应。
我们经常会听到君子成人之美,对不成人之恶却不知道,以至于我们很多时候是好心做了坏事。
所以学习经典很重要,而且要学全学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