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孟看来,世人分三种,狂者,中道者,狷者。狂者有远大的志向,有豪迈的言语,但是做事大大咧咧,丢三落四,粗粗啦啦。狷者有高尚的节操,慎言慎行,能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污。狂者在为人处世上显得有点过,狷者则疏于人际,比较自我,有点不及。但这两种人品行都不差,属于儒家认为可以教化塑造的人。孔孟之道最为推崇的是中道者,即奉行中庸的人,正道而行,克己复礼,中道者不偏不倚,不过而及,是忠孝礼义信的笃信者和实践者。
此外,在儒家看来,他们最为不齿和痛恨的是乡愿。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孟子进一步解释说,这种人“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也.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谐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说他不好吧,又举不出具体事例,讽刺他吧,又找不到什么把柄,看着像很忠信,做事似乎也廉洁,上上下下都乐于跟他相处,他自己也自我感觉不错。但唯有一条,就是不入正道,不以善恶言行,而以利己为唯一选择。乡愿所指的伪君子比真小人更可怕,因此,儒家警醒人们对这种人要分外注意加以鉴别并疏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