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蓝。
很多人都有一种“省钱”思维,这种思维不会让你成为有钱人,只会让你越来越穷。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从小被教育要生活节俭,不要铺张浪费,能省则省。
尤其我们70、80这一代人,因为小时候的物质生活不像如今这般的丰富,绝大多数人人的童年生活都是在节衣缩食中度过,
所以,“凡事要省钱、能省则省”,这些思维习惯已经深入骨髓了。
当然爱省钱的习惯不是某几代人的专属,只要不是大富大贵之家,总免不了经济拮据的时候,只要我们还没有实现财富自由,在做一件事的时候,
一定会考虑如何省钱。
因为金钱对一个人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以及它容易计算的特性,让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用金钱来衡量一切事物的价值。
我们总是把金钱当作唯一的维度,来衡量一件事值不值得做,其实做成一件事的代价,花费的不仅只有金钱,还有其他的要素。
有时,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总想着如何做最省钱,虽然最后钱是省下来了,但在其他方面我们却付出了更高昂的代价。
而且正是这几方面困住了你迈向有钱人的脚步。
在老蓝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成本
我们每做一件事,都是要花时间的。
比如我到一个地方去,有走路、坐公交车、坐出租车几种方法,走路一定是最省钱,但最花时间,而坐出租车最贵,却最省时间。
这个我们还比较容易觉察出其中的区别,但如果你在网上货比三家,挑了一家最便宜的下单,然后为自己省了几块钱沾沾自喜的时候,
你是感觉不出自己可能付出了极高的时间成本的。
购物货比三家,省下的钱可能只有几块十几块,但你可能却花费了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这个时候你的时间只值那十块八毛。
这其实是最大的浪费,因为你把最宝贵的资源:时间,都花在了最不得的事情上了。
要知道,时间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资源,时间是不可再生资源,浪费了就没了,即使你再有钱你也买不来时间。
一个人越穷,他的时间越不值钱,穷人的工资往往都不高,当把他们每天的工资数除以24小时后,你会发现,他们的一个小时确实不怎么值钱(无论哪种算法,工资越低,单位时间的价值一定越低),把时间用在货比三家上,确实不算浪费。
所以,一定要提高自己单位时间的价值,时间值钱了,就不会浪费在货比三家之类的事情上了,你们见过过年入百万的人会为了省那么几块钱而花费一个小时吗?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一个人越穷,他的时间越贵、越不可以轻易浪费。
因为穷人想要变富有,是非常困难的,他能依赖的资源少的可怜,他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和成长,
而时间可能是他唯一可以逆袭的资本,只有把时间利用到极致,把它们都用在学习和成长上面,才有可以突出重围,逆袭成功。
现在我们重新审视货比三家这个行为的时候,会发现为了省那几块钱而花掉大把的时间,真是太可惜了。
2、人情关系成本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说:“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力,而我们确实攀关系、讲交情。”
几十年过去了,中国社会依然是攀关系、讲交情的人情社会。
在人情社会里,“人情关系”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需慎用。
我见到很多人常常会为了省下那不多的几块钱,而动用人情关系,这其实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
有一次,我和同事去某个地方办事情,就把车停在旁边的酒店的停车场,等办完事出来,酒店的保安却要加收50元停车费,理由是我们不是他们酒店的顾客。
我正好认识这个酒店的保安队长,就准备打电话给保安队长说人情,让我们免掉这50元,而同事却把我拦下,很爽快的把钱付掉了。
在车上,同事告诉我:“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不要动用人情。你用人情省了50块钱,那么你这个人在别人眼里只值50元。”
人情是无价的,因为你很难用金钱来还,人情又是有价的,你为10块钱托人情,这个人情就只值10元,你为一万块托人情,那么这个人情就只一万块。
所以,下次再想托人情的时候,想想这个能为你省下多少钱,到底值不值得这样做。
3、机会成本
所谓机会成本,就是你做A事情的时候,你就失去了做B事情的机会。
举例来说,就是当你和女生约会的时候,你就无法和朋友一起打篮球了。
当我们选择金钱更低的东西时候,我就失去了体验金钱更高的东西的机会了。
我的一朋友之前坐飞机只坐经济舱,当然是因为票价更低,后来一次他买不到经济舱,但是因为时间紧迫,他不得已
加强买了商务舱。那次之后,我发现朋友好像工作更积极更有热情了,对赚钱充满了欲望,细问之下才知道其中缘由。
他告诉我,那次坐过商务舱之后,才真正体会到“一分钱一分货”这个道理,商务舱比经济舱舒服不仅是因为空间更大,它所提供的服务和品质更是比
经济舱高好几个档次,为了以后能毫无压力的坐商务舱,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赚更多的钱。
我们常常想改变却迟迟不能行动,于是就各种自我分析,找出了许多原因,可是最终还是没有改变自己。
其实,体验才能为改变带来长久和人强大的动力。
改变的动力不是来自自我剖析和自我提醒,而是来自真实的体验,哪怕一次小小的体验都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动力。
就像我上面提到的朋友坐飞机的例子,一次坐商务舱的体验胜过千百次自我鼓励。
白手起家的富人变穷后再次变富的几率,一定高于一直是穷人的人变富的几率的,因为富人体验过富有能带来什么,知道如何才能变得富有。
而那个一直是穷人的人,没有体验过富有是怎样的,也没有真正成功过,所以他就缺乏前进的动力和成功的方法。
一味省钱会让我们失去很多体验的机会,。
在这里,老蓝不是让大家都不要省钱,都大手大脚地去花钱,而是告诉大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多体验不同的事情和不同的东西,
即使会多花钱又何妨呢?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看出来,老蓝反对的不是“省钱”这个行为(其实我本人是一个比较节省的人),
而是只从“金钱”这个单一维度来考虑一件事、一个行为的价值的这种思维。
所有的事物的价值都是多元的,如果只考虑“金钱”一面,其他方面的价值就会被我们忽略,就会被我们损失掉,虽然钱是省下来了,最后我们可能失去的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