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推动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然而,形式主义这一顽疾,仍在一定程度上侵蚀着党的根基,影响着工作的实效。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再次强调了持之以恒整治形式主义的重要性。整治形式主义,不仅是当前工作的迫切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破虚立实,让工作落地生根。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工作中存在着“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看似忙忙碌碌,实则成效甚微。比如在某些环保工作中,只是单纯地制定各种规划和方案,却缺乏实际的行动和有效的监督,导致环境问题依旧突出。要破除这种形式主义,就必须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以“十四五”规划中的经济发展为例,各地不再盲目追求高增长的数字指标,而是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发展质量的提升。通过深入调研,了解本地的产业优势和短板,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发展策略。同时,加强对工作落实情况的考核和监督,让真抓实干的干部得到表彰和重用,让搞形式主义的干部受到问责和惩处。
去伪存真,以实效检验成果。在一些工作中,存在着“数字造假”“政绩工程”等弄虚作假的行为。为了追求表面上的光鲜亮丽,不惜弄虚作假,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整治这种形式主义,需要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来检验工作成效。比如在教育领域,不再单纯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的工作,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教育公平的推进。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引导学校和教师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加强社会监督,让弄虚作假无处遁形,让真正为教育事业付出的努力得到认可和尊重。
除旧布新,用创新引领发展。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容易导致形式主义的滋生。一些干部习惯于按部就班,缺乏创新精神,工作方法陈旧,效率低下。要摒弃这种形式主义,就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国加大了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科研人员勇于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通过改革科研管理体制,优化创新环境,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推动政府治理方式的创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让工作更加高效、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