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悲伤、忙碌、人、景、物等,似乎都是相通的。一个城市和另一个城市似乎只是复制和粘贴,但是复制又复制的很有特色,特点。
今天去参观了一个工作坊,在这个城市,应该到处都可以看见吧!又或者,不深入了解的话,我们根本不会发现他们,或者说,我们离开了这个城市或者他们在这个城市里消失了,我们都不会相互认识。我们的生活好像都是这样,和我们有关的似乎只是我们生活的圈子,圈子之外的人和事,在大多数情况下,与我们无关,彼此不知,是否在这个地球上生活,如何生活,似乎都不会被彼此知道,想来也是悲哀,但转念一想,这大概本身就是生活的常态吧!
三年前的肯德基和很多年之前已经很多年之后的肯德基,似乎也没有什么变化,人换了一波又一波,可它还是它。它好像囊括了很多人,却从未真正拥有过谁,不过,谁又不是呢?谁又真正拥有过谁呢?
盘旋在布宫上的鸽子,或许见过仓央嘉措,可是哪有如何?它或许也从未见过。但这并不影响他的生活和存在。
城市的人来人往,也并不会影响我们的存在。我们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里,像空气一样穿来穿去,似乎从不会有人注意,但是你清楚的记得自己头顶的梧桐雨在风中摇摆的样子,在蓝天下葱绿的样子,在雨中冲刷的样子,在空气里呼吸的样子,在时间里变黄或者转绿的样子……
生活的苦难,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你可以在一个人的身上或者很多人的身上找到相似或者不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