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花落,一念执着,是为情
身在忘川,心在彼岸,是为挂
生于过往岁月,长在当下心神,为其痴,为其狂,为其撕心裂肺呐喊,则是为你内心之信仰
-----市井笔农
小石的故事
聊信仰这个厚重的词之前,我想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小故事,我把他叫做小石的故事。
我这个朋友小石曾经是个实打实的理想主义者,记得社交软件某Q刚出来的时候,大家都会在空间发表一些吃喝玩乐的动态,要么是发表一些心情,我这个朋友不一样,总会在动态里看到类似于“责任,亲情,未来,希望”的字眼,,而且发表时间大多时候是凌晨之后,那个时候我就在想他得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为什么他就不能正常的平淡的把现在的生活过的更好?
小石出生在晋西北一个比较落后的小村子里,从小很听父母的话,学习成绩也不错,应该算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小孩。我了解到他从小是一个很内向的孩子,很多东西不会去表达,不会分享,他把所有的话,所有的想法都埋在心里,也是因为他出生在那样一个地方与家庭,让他有很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知道总有一天他要去外面的世界闯荡,去和另一个世界宣战。四年时间,他走了四个省份,五个城市,换了十多份工作。其实有时候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寻找什么?但作为朋友,我知道他对远方有一种信仰。
我不知道小石最终会有怎样的结局?最近看他发了一条朋友圈“虽然你栽了一个大跟头,可你终究还是挺过来了,关于未来,不会再谈什么理想,抱负,但你一定要有志气,脚踏实地的过好每一天,把自己当成一粒种子,埋在这片肥沃的土壤里,竭尽全力的生长”
四年时间,让一个男孩成长,也让那个当初执着的少年学着与这世界握手言和。
其实在现实中有很多像小石一样的人,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的信仰不是某个政党,某个宗教,他们的信仰就是他们的追求,就是他们所谓的彼岸。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跟大家谈信仰这个话题,我突然想到了老舍先生的小说《骆驼祥子》,主人公祥子来自农村,是个破产的青年农民,勤劳,淳朴,善良,保留着农村抚育他,教养他的一切,却再也不愿回农村去了。
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祥子,渴望以自己的城市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个独立劳动者是祥子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
不幸的是刚拉半年,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头骆驼,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的从头开始,更加克己的拉车攒钱,可是还没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
当祥子再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好景不长,因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至此他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再加上他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接连的遭受着生活的打击,祥子失去了对生活的任何企图和信心,再也无法鼓足生活的勇气,他厌恶拉车,厌恶劳作。
被生活捉弄的祥子失去了信仰,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为了喝酒,祥子到处骗钱,堕落为“城市垃圾”最后靠给人做杂工,维持生计。
祥子由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发梦的,健壮的伟大的”底层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在现实的再三打击下,他丢失了对生活的信仰。
一个人丢失了信仰就像鱼儿离开了水,你可以苦苦挣扎,可以感受着超出肉体死亡之外的痛苦,但你终将面对的是内心的死亡,精神的腐朽。
如果为时未晚,请捡起你的信仰,继续和现实死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