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集体办公室,今天一个母亲带着她儿子来向孩子的语文老师道歉。
孩子的妈妈是八零后,有两个儿子,闯祸的是老大,她家老二也在我们学校。
老大长得挺帅,看着挺机灵的。孩子的妈妈可能是村里的干部,非常健谈。
通过他们和老师的谈话,我明白这孩子很聪明,也很勤快,就是不爱学习,上课说话,几乎没有交过作业。
孩子的妈妈说:“老师,俺家老二根本不用管,回家就写作业,要么看书。老大是根本坐不住,一会儿招呼不到就窜冇影儿啦!他大了,我也不好意思大声说他了,现在周围邻居住的那么近,整天吵吵让别人听见也不好,将来没人给他说媳妇儿咋办?不怕您笑话,我带着俺老二来咱们学校报名的时候,那个瘦瘦的校长一看老二的名字XX淼,就问XX森你们认识吗?我说,认识,那是俺老大,校长笑啦!你家老大啊!可得好好管管啊!我羞得如果地上有条缝儿,都想马上钻进去。”
半个小时过去了,家长和老师交流地很流畅,孩子始终很少说话。听他妈妈讲,孩子的爸爸很惯孩子,夫妻俩教育孩子的方向、方法都不一致,所以孩子不好管。
学校不让骑电动车,他骑电动车了,让他爸爸来了,他爸护犊子,还起了反作用。孩子更无法无天了。
教育孩子,夫妻俩应该多交流,步调一致,孩子才会有努力的方向。如果俩家长一个让朝东,一个让朝西,孩子就会很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