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
来源:旅游学院 作者:莫凯勇
礼是一门学问,在中国也是博大精深的文化。
所谓礼仪,就是对礼节、仪式的统称。即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是人们在社交活动中对他人表示尊重与友好的行为规范和处世准则,并为社会的广大公众所普遍认可。礼是仪的本质,而仪则是礼的外在表现。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最早”礼”来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然而时过境迁,它的含义也在随之变化。但是自从有了人,有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无形之中,礼便随之产生并发展起来。也就是说,最初礼是起源于人类为协调主客观之间的矛盾,并为维持一定的秩序,后又因为宗教原因进行祭祀,礼又不断在延伸。夏朝以前是礼的起源时期,原始的政治礼仪,敬神礼仪,婚姻礼仪等已经若隐若现;夏、商、西周三代则是礼的形成时期,第一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礼仪和制度,并提出一些极其重要的礼仪概念,确立了崇古重礼的文化传统;春秋战国时期是礼的变革时期,从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系统地阐述了礼的起源、本质以及功能;而礼的强化时期即秦汉到清末,它已经有了变质的味道,妨碍人类个性自由发展,阻挠人类平等交往,窒息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锁。然而辛亥革命以后,西方文化大量传入中国,传统的礼仪规范、制度逐渐被时代抛弃,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新的礼仪标准、价值观念也得到推广和传播。新中国成立后,礼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今天的生活千姿百态。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人口、不同的人种、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字,当然礼节难免会有所差异。如在东方,礼是刚的、繁琐的、庄重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交往上也是含蓄的。而在西方,礼是柔的、大方、幽默、尊女、有绅士风度、淑女风范、守时、自由平等、直率的。当然,这些不同都是正常的,世界如此宽广,求同存异才能更好的和谐共处。
从表象上看,礼仪涉及到仪表、姿态、谈吐、举止等方面的小事小节,然而小节之中显精神。礼仪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不仅涉及个人,而且关系到全局,它不仅仅是对他人的尊重、友善,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质以及教育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是心灵美的外化。它不再仅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好坏的方式,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水准的重要标志。
俗话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