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3--14日 李会娟
一、单元视角下的备课
*读写结合
*语文及跨学科的项目学习
1. 精细、深入。关注到学科体系的架构。明确研究课与展示课的功能是不同的,研究课是过日子用的,突出实用;展示课是过节用的,突出特色与精彩。一节课越是关注学生,越是有人的味道。
2. 取舍。一节课要对某一读书点、关注点持以这样的态度:每一节课的重复,难以形成纵深,学生的基本能力是不会形成的;多次、浅显不如一以贯之的逐渐深入。所以,单元整体设计思路下的备课,不能从老师教的便利角度出发,而是应该把学生放在教学第一位。要知道学生爱怎么学(当然不是低级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学的更好。也即“顺学而导”。因此,一个单元一个关键点,深入进去,就得考虑的是时间的保证和如何逐层深入,以便达到多次、反复、深度学习。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是对技能的探讨,而是对学科本质(不是本位)的把握。
3. 留有余地。即留有学生生成的余地。每节课的末尾2分钟,对这一节课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进行反思。可以用这样的句式问学生: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结束了,现在请同学们沉思下来,想一想: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给大家十秒钟的时间。如果有学生立马举手,告诉他:一问就举手是条件反射,像小狗听到吃饭的铃声就留口水一样,不是沉思。从而尽量不去鼓励第一个举手的孩子。沉思之后学生发言,一定不能轻易放过他,追问:你是怎么学会的?你是跟谁学会的?你能说一说你学会的过程么?坚持问2个月,必然会到大的改变!
小贴士:
#建议阅读《给教师的建议》;
#维护中心话题的聚焦,也是一种尊重,是对讨论的中心话题的尊重;
#如果发生别人对自己的评课是鸭同鸡讲,有礼貌回击:请问我的话有几类?哪几类多了?为什么多?剩下的几类有效么?对学生有影响么?
#如组织激励语言,侧重的是思维深度的引导,即让学生思维的深入、深刻,而不是思维的结果和过渡语。比如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当第一个学生没有概括好,不是直接给出答案,或是叫一个程度好的孩子来说,而是让其他同学也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请全班同学一起来评价哪样更好,为什么这样更好?
二、听讲座正确的打开方式
听讲要关注几个点或方向,产生自己的想法,在教室用自己的行动将想法实施、反思,再实施、总结经验。即:听讲座——产生问题——想办法——实践——产生新的问题——与同行交流。
从讲座中抓取几个关键点去撬动研究。
用听到的内容,沉下心来对接自己的班级进行实践。
三、读写结合是一种思想。
13日上午,耿春龙老师说:读写结合不是教学环节,也不是教学方法,而是教学思想。那么,如何理解读写结合是教学思想?如何理解在读写结合上教学思想与教学思想和环节的不同呢?心中疑窦丛生。
13日下午,看完中关村三小的宣传片《更丰富的学习关系》,被三小高、大、上的各种班组群、项目组、综合实践活动所深深震撼。但心中不免又有了新的疑惑:这些视频资料与我们这次的主题:课堂里长出来的读写结合,有什么关系?这与将读写结合作为一种教学思想有什么关系呢?
14日上午,我刚一坐在座位上,忽然意识到:将读写结合作为一种教学思想,意味着不但要把读写看做一个整体,而且要站在更高视角,看清读写背后的真相是思维的关联。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去理解昨天那个高大上的项目组合班组群的综合实践活动:建立尽可能多的、丰富的学习关系,正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关联。这种观念不局限语文课堂,这种思想贯穿于课堂内外,几乎渗透于每一门课程。
随后,上午是中关村三小的李海军老师执教的《飞向蓝天的恐龙》,李老师那全学科是的教学思想引导者一路思维相随,深受感染和启发。我觉得这节课更加验证了我的之前的理解是正确的。同时,又让我理解了“通达”的含义,除去平常所指的为人处世的洞明、通晓,在语文学科上更是指从课程开发到课程实施中所达到的课通、人通、思维通的绝佳境界!
小贴士:
#相关书籍:毕淑敏《天使和魔鬼的较量》;夏丏尊《文章写|章法》
小学的任务不是学会,而是点燃,是激励与唤醒。
四、关于上课三点忠告:
(一)关于备课:
不要试图把教案写得很详细,不要写得像课堂实录一样那样的详细。我们要真实的备课:如何迅捷的备出一节优质的家常课呢?
1. 把握内容。设计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需满足两个条件:少于两个,可检测。也就是设计干什么的目标。
2. 设计不超过四个有内在关联的大问题或者任务
3. 在环节中怎么做?可设计成板块式的教学,这样的环节有利于深入学习。
(二) 课堂操作
我们应该树立这样的学习观念:切忌贪大求全(容易越扯越远),而要(通过各种手段)誓死捍卫讨论话题中心!
(三)学习路径。
教师有三种境界:
境界一:教会知识。
境界二:教会学生学习策略、方法。如《搭船的鸟》中观察的学习单应该课上课下关注;如《飞向蓝天的恐龙》文章主要内容,让学生学着自己删掉无关的,试着排成一句
,再连句成段,连段成篇。这样学生才会情动而辞发。这样的策略课进行的比较慢,但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更知道为什么这么做。
境界三:与学生同学。这是真正的尊重和关照孩子。如台湾的李玉贵老师,拖堂中显示的是人文关怀,充满人味。孩子的回答没有对与错,只有儿童思维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