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专业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旧知识淘汰得很快,我们随时面临知识危机。伴随着知识老化加速的是各行各业人员更替频繁,社会变化急剧,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拥有足够的知识,而是需要终身学习。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终身学习是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应有的学习观。
终身学习是知识更新的需要。不识途的“老马”没有找到回去的路,原因在于不识途的“老马”走了一条新路,面对新路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以至于没有找到回去的路。与之相反,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到了 84 岁高龄,仍觉求知无涯,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开始学习使用电脑并创建了自己的网站。真正的聪慧者,总是会以积极谦逊的姿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因此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新的时代,我们应有“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信念。
终身学习是自身成长的需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提出“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及知识水平,要有“给人一杯水,自己有一桶水、一缸水是不够的,必须是活水源头”的观念。在知识更新异常迅速的今天,如果只满足于目前的知识,那就如逆水行舟,早晚要被社会淘汰。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充实自己,拓宽知识视野,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较高的威信。只有不断地研究,加强对教材的驾驭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简而言之,就是要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正处在知识创新的时代、终身学习的时代,不懂和不熟悉的东西很多,即便是已懂得和熟悉的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学习的紧迫感,要清醒地认识到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淘汰。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能促进思想观念的更新、精神状态的振奋和思维方式的变革,保持与时俱进,日新其德。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认识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了更高的起点,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不断强化自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时代在进步,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勤于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自身能力,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因此,我们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