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世俗的成功,无法和快乐划等号
有这么一个男人,在外人看来简直是人生赢家:
他从事着金融证券经纪人工作,不仅收入丰厚,而且妻子漂亮,儿女双全。
从世俗的角度看,他俨然已经迈进了中产阶级。
谁料,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他突然选择放下了一切,开始了浪迹天涯的绘画生涯。
就这样,即便一生背负着抛妻弃子、冷血无情的骂名,期间还被好心人劝说,他依然义无反顾地坚持当初的选择。
哪怕整日身无分文、穷困潦倒,他也毫不在乎,甚至乐在其中。
这个故事听起来是不是荒诞无比、难以理解?
这个故事源于英国作家毛姆的经典作品《月亮与六便士》,这本著作常见于各类书单,相信即便你没读过,也一定听说过。
而且这个故事并非纯属虚构,而是以画家高更的一生为原型来创作的。
月亮代表精神世界,六便士代表现实生活。
几年前读这个故事时,完全不理解主人公的做法,甚至怀疑这本经典之作的意义。
如今再读,终于理解了主人公的选择,也忽然找到了我们每个人之所以不快乐的原因。
02.我们为什么会不快乐
故事中,主人公看似是突然选择离开,只留下了一封信给妻子。
但如果了解了他的童年,就会发现他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并非一时冲动。
主人公从小喜欢绘画,可是他的父亲告诉他:男孩子将来长大了要养家糊口。
画家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职业,常常让一家人饿肚子,从事金融行业才是不错的选择。
于是,主人公不得已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听从了父亲的建议。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未完成事件。指的是那些未完成的事情,从来不会消失。
它们总会留在潜意识里,成为一个未解决的情结,影响着后来的人生。
主人公也是如此,他压抑自己真正的想法,顺从了父亲的心意,但其实这个想法从未消失,而是保留到了深层的潜意识中。
即使长大多年后,这个想法依然保留在心底。
于是他的内心会时不时蹦出来一个想法:这并不我想要的生活,我并不快乐。
心理学认为,人的内心往往住着两个自己。一个是“真实自我”,一个是“虚假自我”。
“真实自我”就是自我能表达和体验真正的感受和喜好,而不用刻意掩饰和压抑。
关注的是内心真实的感受。
“虚假自我”是指别人眼中的我,这样的我有各种社会身份和标签,也即世俗标准下的我。
关注的是外部的看法。
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长期被外界的眼光要求,而忽视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那么这个人逐渐就会把“虚假自我”等同于“我”。
生活中,“虚假自我”通俗的标准就是功成名就,家庭美满。
这种情况下,不快乐又分为几种情况:
第一种,苦苦努力和挣扎,却始终达不到世俗上的成功标准,快乐不起来;
第二种,达到了世俗意义的成功标准,但是总担心失去,危机感很强,间歇性快乐,持续性不快乐;
第三种,达到某一阶段的成功,但还想要更高层次的成功,快乐总是转瞬即逝;
最后一种,也即终极的不快乐,达到了了世俗意义的成功标准,既没有危机感也没有更高的追求,而是感觉每天如同行尸走肉般活着。
或者说,他意识到“虚假自我”并不是真正的“我”,“真实自我”才是。
所以即便外人来看,他应该幸福快乐,但他自己却痛苦万分。
03.心累是因为内耗严重
很显然,主人公就属于最后一种类型的不快乐。
所以他选择了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一切,哪怕是住在简陋破旧的小屋,几天吃不上食物,他也毫不在意。
正如主人公在书中所说:
“我跟你说过我必须画画。我控制不住自己。
假如有人掉进水里,那么他游泳的本事高明也好,差劲也好,都是无关紧要的:他要么挣扎着爬出来,要么就被淹死。”
与其说,他重拾了童年的梦想,不如说他找回了真正的自己。哪怕是被世人唾弃,他却甘之如饴。
书中叙事者“我”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难道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让你感到舒服的环境里,让你的内心得到安宁是糟践自己吗?
最讽刺的是,主人公死后成名,遗作皆是天价,他突然符合了世俗的成功标准,人们开始把他奉为天才。
当然,主人公的这份勇气,放在现实中,并不是谁都可以拥有。
但是,你可以更清醒而深刻地理解普罗众生的不快乐。
比如说,生活中很多人感觉上班就像去上坟,明明一天没干什么,但是依然感觉很累,回家就赖到了沙发上。
其实不是身体累,而是心累。
心累源于做着并不喜欢的工作,但为了生存不得已为之。于是,内心的两个自我不断争吵和打架。
“真实自我”说;这根本不是我喜欢的。
“虚假自我”说:为了生存,你必须如此,再说除此之外你还会什么?
所以即便你一整天什么也没做,但是能量都用在了内耗上,当然会感觉疲惫不堪。
除此之外,还会感觉对什么都提不起劲,仿佛就剩下了躯壳,目光呆滞,懒散不堪。
04.如何获得持续的快乐
可能自己都讨厌这样的自己,那这个难题该如何破?
首先你要知道快乐到底是什么,如何获得真正的快乐?
其实,快乐也好,痛苦也罢,都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和情绪,由潜意识发出。
比如看到感人的故事或情节,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流下眼泪;收到意外的礼物,会惊喜万分开怀大笑。
也就是说,我们发自内心的笑容,是因为那一刻的我们才是“真实自我”,是内心最真实的坦露。
而“虚假自我”是意识层面上的,这个层面的快乐建立在外部条件,比如金钱、权利、地位。
即这个层面的快乐,永远是附加条件的,于是主观意识也会不断暗示我们:只有达到什么条件,才允许快乐。
由此看见,当我们能够和“真实自我”产生链接,脱离“虚假自我”才能获得真正的、持续的快乐。
当我们可以正视心中的渴望、感受、情绪,也就可以拥有孩子般“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快乐。
有几个建议,可以参考:
01. 早点试错,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
不得不说,如果人生能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何其幸运和幸福。
很多人嘴上说着,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但如果你问他们,喜欢什么?
很多人却答不上来。
原因一般有两点。
一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二是发现了自己喜欢的事情,但已经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尴尬境地,沉没成本太高,只能向生活妥协。
所以趁着年轻,越早去试错,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越好。
如果你是大学生,可以趁着假期去打工或实习,发现自己喜欢的事情。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喜欢一件事,其实是喜欢它带给我们的光环或好处,而非发自内心真正的喜欢。
而试错的过程,就是让我和“真实自我”产生链接,检验“真爱”。
假如你是上班族,一样可以通过下班后的时间尝试和学习,甚至发展成为一门副业。
而且越是热爱,越是能专注做一件事,如果可以产期坚持下去,获得世俗上的成功反而会变成热爱的附属品。
02. 重视自己的感受而非别人的
任何时候,别人给我们的建议,都是基于自己生命的经验之和,他们处于好心,却未必适合我们。
比如,家人给你介绍了一位各方面条件不错的对象。
你们相处了一段时间,你在主观意识上很清楚,对方确实很优秀,是结婚的不错人选。
但是和对方在一起时,你总是没话找话,感觉缺点什么。
于是,你心里不停地问自己:我喜欢她吗?
其实这时候,潜意识已经告诉了你答案。
但是意识上却不断地传达这样的想法,对方这么好,我怎么会不喜欢她呢?
你看不到这一点,是因为你和别人的主观意识用了同样的逻辑:一件事的好处远比真实感受重要。
但是你的内心不会撒谎,早已有了答案。
可以想象,哪怕你和对方如果携手一生,你也很难爱上对方,难以真正快乐。
03. 锻炼独处的能力
所谓独处,就是自己和自己相处。而且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内心平静而充实。
独处的本质,是我和“真实自我”交流和相处,坦然面对哪怕是面目狰狞的自己。
如果一个人时,总想着约朋友逛街,和朋友聊天,拿着手机不是打游戏就是刷剧......
就可以看做是不具备独处的能力。
没有独处的能力,表面看是因为空虚无聊,其实是你不知道怎么和内心真实的自己相处。
想象一下,假如生活中你和一位不熟的人单独在一起,你会做什么?
是不是也是拿起手机刷新闻,或者故意找个借口离开。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不知道如何和对方相处,所以总想着离开,避免尴尬。
同理,无法独处,是因为你和“真实自我”太疏远了,不知道如何和他相处。
如果不知道该怎么做,可以从冥想、写日记等方式开始,倾听内心的声音。
总之,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而非别人的眼中。
希望我们都不是麻木冷漠,靠着惯性生活的“面具人”,而是充满活力,可以和真实自我同步的“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