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几十年来它与我国的交往并不密切,这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感。因此,去印度旅游的向往在我的心中萌发并日益清晰和强烈。这一向往终于在2017年11月变成了现实,我随团参加了为期十天的印度旅游。
我们乘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班从昆明长水机场出发,直飞印度的东部城市加尔各答。飞机约在上午11时起飞,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行,在当地时间上午11时左右达到了加尔各答国际机场(印度时间比北京时间晚2.5小时)。
与世界上其他的国际机场一样,加尔各答国际机场航站楼也是按照国际标准建设的,现代感十足,但也看不出其特色。
过入境关卡时我们倒是领教了印度特色。入境的外国旅客人数不多,主要是我们这个旅行团的一行25人。两位印度入境检查官不慌不忙地检查每人的护照和签证,并采集指纹。不知道是指纹采集设备性能不好,还是操作人员技能不过关,指纹采集过程总是失败,然后再反复重做。平均每人入境耗时七、八分钟。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漫长过程,旅行团终于全员入境。大家取出托运行李,走出机场大厅,见到了等候已久的印度导游。印度导游是个长满络腮胡的小伙子,曾在北京留学,是个“中国通”。通过导游,我们一下子拉近了与这个邻近而又陌生的国度里的普通民众的距离。
我们随即拖着行李箱走向旅游大巴。一位身材不高的中年人接过我们的行李,将其装入大巴的行李隔间。然后,他又将一个木制的踏脚凳放置在车门口,伺候游客上车。而他不是司机,是位专职的“大巴服务员”。旅行途中,他还不定时地给我们发瓶装矿泉水,使我们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服务。我以前只知道“酒店门童”是印度的服务品牌,没想到它出现了新的衍生物。由此看出印度在解决劳动力过剩问题上的特色思路:将工作分工切割得更细一些,使更多的人能就业。
旅游大巴向加尔各答市区驶去。加尔各答是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它位于印度东部恒河三角洲地区,胡格利河(恒河一条支流)的东岸。该市有人口469万,整个大都市区的人口为14,723万,是仅次于孟买和新德里的印度第三大城市。在殖民地时期,从1772年直到1911年的140年间,加尔各答一直是英属印度的首都。在这期间,该市一直是印度近代教育、科学、文化和政治的中心,迄今仍然保存有大量当时遗留的维多利亚风格建筑。
加尔各答市区分为老城区和新城区两部分。大巴穿过老城区时,我们看见了大量低矮陈旧的建筑物,沿街的小铺面和小摊,一幅似曾相识的中国旧时代的市容画面。
间或有一些年代久远的欧式建筑(如钟楼)映入眼帘,向人们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英国殖民地历史和曾经的建筑辉煌。
车行至新老城区的结合部,我们看到了一派奇特的景象:现代有轨交通设施、玻璃幕墙的高楼大厦、陈旧的民居、破败不堪的平民窟竟然“和睦相处”,浑然一体。这真是一张不加梳妆打扮的印度城市的真实容貌。
进入新城区,我们看见了宽敞干净的柏油道路和姹紫嫣红的绿化隔离带,以及规划有序的街区建筑,这与我们司空见惯的中国城市新区建筑风貌没有大的区别。
我们在一座购物中心的门口下车,然后去四楼的中餐厅吃午餐。但购物中心的大门并非可以随便进的,来客的随身挎包必须通过X光机的安全检查。我虽然下意识地认为这平添了麻烦,但细想觉得它很有道理:反恐不能仅关注飞机等高价值目标,在购物中心等人群密集处实施恐怖袭击,也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社会恐慌。
一走进购物中心,就看见了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象,这里是印度中、上阶层的生活空间。与先前我们看见的老城区的贫民生活场景相比,这里就像是另外一个世界,可它们居然平行不悖地存活在同一个城市里。
我不由得将印度的城市建设与中国的城市建设相比。中国的城市建设是摧枯拉朽式的,旧建筑一律拆除,平地起高楼。阔别几年,就看不见城市的旧貌了。其代价就是城市居民身上的长期房贷还款重负。另外,好的市容还需要维护,这就需要一支城管队伍。但这也使得某些贫困群体想“因地制宜”搭建一个陋室,并随意在路边摆个小摊,以低成本在城市生存下去的希望落空。而印度的城市建设是包容万物式的,旧城区拆迁难度大、成本高,那就保留它,挨着它去建设新城区。赤贫阶层买不起房也租不起房,在高架桥下搭个棚子住宿也是容许的。当然,“脏乱差”是低成本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代价。
走进四楼的自助中餐厅,我们发现其菜肴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有海蟹、虾仁、鱼块、鸡肉、各色蔬菜、汤、蛋炒饭、面条等,还有冰淇淋和咖啡。在过往参加的形形色色的团体旅游中,我从未享用过如此高档的午餐,不由得感慨印度的物价便宜。
我用百度搜索出了如下的印度经济信息:若以同等购买力来衡量,印度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457兆美元,与日本并列世界排行第三,仅次于美国、中国。
午餐后,我走出购物中心散步了一会儿。近些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在晴天里不时仰望一下天空,一旦看见蓝天白云,心里就会产生一阵愉悦的感受,因为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来说,这不是一种必然的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有点奢侈的生活享受。加尔各答的晴空里是看得见蓝天白云的,但大气并非清澈透明的,而是弥漫着灰蒙蒙的雾。估计其空气质量至少也属于轻度污染级别的。看来治理城市空气污染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任务。
在购物中心广场绿化带的草坪里,几头牛正在悠闲地啃着地上生长的鲜嫩的草。在城市里出现这种田园风光般的景象在别的国家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印度这就像明天的太阳会照样升起那样正常。牛在印度教徒眼里被视作圣物,他们不仅不会杀牛、吃牛肉,还成立专门的老牛收容所,为丧失劳动能力的老牛养老、送终。
一会儿,旅游大巴载着我们去第一个旅游景点——泰戈尔的故居。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是一位杰出的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他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
泰戈尔的故居在老城区一个小巷的尽头。其占地面积大约有好几千平方米,从大门口一眼望去,只见正前方和左侧的红色二层楼房构成了L型的建筑主体,与之相衬托的是一块大面积的绿色草坪,上面点缀着乔木花卉盆景。
故居的主体建筑前竖立着一尊泰戈尔的半身铜像,这也是游客喜欢拍照留影的地点之一。
进入故居建筑内,发现它比其外表看到的更大,原来它是一个四合院型式的建筑:四周的房屋围着一个私密些的庭院。
故居建筑的二楼是博物馆,展出泰戈尔生前用过的家具、物件和手稿等文物,但大多数场景都不允许拍照。
我们走出泰戈尔故居的时候,看见迎面走进一些当地的游客,虽然参观的人群不是熙熙攘攘,但也络绎不绝。
我们走出小巷,来到了老城区的街上,亲眼目睹了城市底层民众艰难谋生的场面:有人在乞讨,有人摆着露天水果摊,有人拖着一辆破旧的人力车等待拉客……
对比泰戈尔故居所体现出的贵族生活场景,穷人的生活愈发显得悲惨。但泰戈尔 “是一个人格洁白的诗人”,“一个怜悯弱者,同情于被压迫人们的诗人”(沈雁冰评),他以文学作武器,为争取社会公平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所以,“泰戈尔不仅是对世界文学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天才诗人,还是憎恨黑暗、争取光明的伟大印度人民的杰出代表。”(周恩来评)。
离泰戈尔故居越来越远了,泰戈尔的名句却不断地在我的脑海里浮现:“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