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还要说运动?因为都只是在说,还没有动。
科学发展,可以治愈癌症,却治不了亚健康,慢性病,甚至是感冒。看起来不是很严重的病,却让医生也束手无策,在未来一次感冒足以让人闻风丧胆。
正如在全世界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威胁下,人类显得多么脆弱,一个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病毒足以让一批又一批的人倒下。
比尔·盖茨在2015年TED演讲里预见了这样的未来,“如果有什么东西在未来几十年里可以杀掉上千万人,那可能是高度传染的病毒,不是战争,不是导弹,而是微生物。 ”
我们知道,目前没有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效药,但病人是可以治愈的。因为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并采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手段,大部分病人得以康复出院。
为什么要中医?中医并不能杀死病毒,但是中医治疗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让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战胜病毒。对于未知的新型病毒,人类无法快速研制出疫苗和特效药。有些超级病毒,如埃博拉,人类至今也没有研制出有效药物。所以,这是人类自身和病毒的较量,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可是,我们身边又有多少人,不要说对抗超级病毒,就连普通的感冒发烧也能让人一蹶不振。而且经常会出现一人感冒,全家中招的情况。
2
白岩松曾在中国医学论坛演讲时提倡,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让更多人不得病、晚得病、得小病、急病能迅速被治愈而不转成慢性病。这不仅可以节约巨大的社会资源,还有利于提升我们自身的幸福感。
他还说了一个自己的例子,多年前他经常头晕,去医院检查,血压太高,医生要他吃药控制。他问是不是开始吃药就要一直吃下去。答案是的。他让医生给他两个月时间调整,不行再吃药。
从那时起,他调整生活方式,从每天的快走发展到以后的长跑。后来不仅血压降低,身体各项指标都恢复正常。
如果大家都可以像白岩松一样,意识到“亚健康”状态开始向器性质病变挺近的时候,通过及时有效的行为干预,情况就可以发生逆转。
这些年,所有大型医院的医疗压力越来越大,每个医院都人满为患。为了缓解就医压力和方便市民,每个区域的社会服务站的医疗水平也逐步提升。
有一次,我带孩子去社区服务站看病,医生说,“现在每个社区服务站都要会中医,以中医为主要手段,预防疾病,提升人们的健康素质。”这位医生也许告诉了每一位来这里看病的人,比起中医要根治疾病,更最重要的是预防。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它们都有一个共同认可的概念,就是“储蓄健康”,它比储蓄金钱更重要。
3
不运动,源于无知。
奋战一个多月,疫情在中国有好转,却横扫世界各国。但是,并不是每个国家的人都会像中国人民一样,拥有集体抗战的高度认知和坚决行动力。
就以日本这个国家来说,虽然疫情爆发,全面停课,很多人不在家呆着,反而跑出去逛街或聚会。被记者采访的年轻人,很多人都抱着侥幸心态,觉得病毒没那么厉害,应该不会被传染。
这是对科普知识了解不足导致的无知,还有一种是对疾病会给生活构成多大破快力的无知。
无知是因为没有体会过“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的无力感。越来越多年轻宝妈都会感慨,经历生产,就像大病一场,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感觉一下子从青年跃进了老年阶段。
无知也是因为没有细细算过每个月因生病治疗而支出的庞大费用。年轻的时候,我们在消耗自己的身体,小痒小痛无关紧要。一旦过了30岁,人生好像突然急转弯,拐进了另一个阶段。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骤然增加,而身体因为前期的消耗,已经开始负重,于是开始感觉自己生病了。
身边还有很多人没到30岁就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信心,总觉得自己身体差,害怕生病。开始吃各种保健品,去养生馆,去看中医,家里光是按摩器械就有七八种。
我自己也曾这样无知过,以为只花钱不运动就可以买到健康。有一年经常头痛脖子痛,甚至腰痛肩膀痛。每天全身的力气好像被抽走,站着的时候想坐,坐着的时候想躺,躺着的时候不想起来。朋友说我缺钙,给我安利了两盒钙片。
有一次经过养生馆,想去缓解不适。进去后人家开始吓唬你,“你怎么才来啊?这么年轻,身体怎么搞得像五六十岁的阿姨似的。”我一听,心想完了,都被人叫老阿姨了,就把心一横,买了一个养生套餐。
后来好友聚会,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保养身体,我又被安利了一位老中医。老中医一摸脉,问:
“经常会晚上睡不好吗?”
“是。”
“经常会心跳很急吗?”
“是。”
“经常会肩膀脖子痛吗?”
“是。”
......
问到最后,我觉得我可能已经病入膏肓,于是微微颤颤地掏钱买了两个疗程拯救自己。
后来,我真得把自己拯救了,不是保健品,不是养生套餐,也不是中医疗程,而是我觉得保养这身体实在是太贵,太耗时。在时间比金钱还贵的时代,每天放下工作花4、5个小时去保养,坚持不到半个月就已经坐不住了。
我深切体会到,没钱和没时间都看不起医生。所以,我选择了最省钱最省时的方法——运动。任何方式的保养和保健,都有相同的要求,就是不能立竿见影,需要长期坚持。
我不知道养成坚持运动习惯,会给我的身体带来多大的改变,但是我知道,如果不运动,我一定会是怎样。
4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给我们的最深刻教训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可是,说易行难。
每一场大病或痛病之后,很多人总是会给自己立flag,以后我一定每天运动,锻炼身体。为了表示运动的决心,还购买整套装备,但是用了几次后就束之高阁。每一次扬言要坚持运动的雄心壮志,也许会以一个阴雨冷冷的冬日而告终。
在我认识的几个医生里,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运动,运动,还是运动。
有病人常年背痛,去医院查不出问题,医生说:“你去游泳吧。”
有病人天天失眠,得靠药物入睡,医生说:“你每天晚上去花园跑1个小时,保证你呼呼大睡。”
运动不能治愈你的疾病,但是以前没运动,现在不运动,你永远无法摆脱病痛。
如果还管不住嘴,迈不开腿,就要深度剖析自己,直面内心深处的人性弱点,找到阻止行动的障碍,再一点一点清除掉。
有句话说得好,向前迈一步,即使后退半步,只要方向对了,慢一点也没关系,因为一直在进步。
运动与生活亦是如此,健康生活是我们的目标,享受运动便是我们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