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马上就满六周岁了,前几天忽然有个想法要把她这几年学的古诗全部整理出来。我把题目一个一个列出来,很惊喜地发现能够稍加提醒就熟练背诵的古诗有近七十首了。虽然对于很多牛娃来说这些不算啥,但是我已经很开心了,为自己和女儿的努力感到很大的成就感。
我从两岁半左右才开始教她背一些古诗。一开始都是很随意的,没有任何规划。而且教古诗一方面原因其实有点无聊和功利,因为邻居家同龄的小孩都在背古诗,似乎宝宝不会背几首诗出去就很没面子。也算是一种随大流吧。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发现小宝宝居然有那么大的潜力,一首半懂不懂的古诗,重复几次就能磕磕绊绊背出来。当然,背得快,忘得也快,要不断重复。
当时我选来背诵的古诗都是很经典的,是我们小时候在背的,包括《静夜思》、《草》、《春晓》等等。
慢慢从五言到七言,最初背得很慢,间歇式努力,经常是哪天想起来了就教娃背一首。所以一年下来会背的古诗也就只有十几首,说出来有点汗颜。
给娃买了一本卡纸的古诗翻翻书,上面有十几首古诗,都背过了。又买了一本厚厚的《幼儿古诗一百首》,里面有图有翻译和注解,但是使用率并不高。一是太厚,翻起来麻烦,再者里面文字密密麻麻,小朋友也没有兴趣看。这样的书可能适应五六岁或者小学阶段的孩子。
后来受很多育儿号和牛爸牛妈影响,我尝试过教娃背《声律启蒙》和《三字经》,皆因篇幅太长,难度有点大而没有坚持下来。后来细想,没有坚持背诵的很大原因是我自己畏难,因为本身对这两部比较长的经典不熟悉,以前上学时没有学过,又没有耐心去研读。只有自己熟悉的东西才能很容易地给宝宝用通俗的语言讲出来,并带着她背诵。
作为一个曾经的伪文艺女青年,我也曾熟读过很多诗词文章,现在女儿背过的古诗我自己都能背出来,且能够理解诗的意思和背景。所以教她背诵的时候很轻松也很自信,除了提前略微熟悉一下,几乎不需要查书或百度诗的翻译。
我们现在还没有固定的诗词启蒙书目,我选诗一是诗词大家的经典之作,二是参考网上列出的中小学生必背古诗,从中选择宝贝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诗词。
另外,古诗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我还会引导她进行古诗归类。
比如描写春天的古诗有哪些,通过哪些字眼知道这首诗是关于春天的?除了“春”这个字,还可以通过花,比如“桃花”,月份,“二月”、“三月”,其他词语,比如“东风”。
描写夏天的标志词语一般有,“荷花”、“六月”、“梅雨”等等。我把赵师秀的《约客》和曾几的《三衢道中》放在一起背,这两首诗都写梅子黄时的季节。
描写秋天的标志词语一般有“菊花”、“九月”、“秋风”、“霜叶/红叶”等等。
写冬天的古诗常用标志性词语有,“梅花”、“雪”、“北风”等等。
做这个梳理一方面可以调动小朋友的兴趣和记忆力,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
我们还做过的古诗分类有送别诗,这一组我们背诵的也比较多,如《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劳劳亭》、《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这个可以给孩子讲一点古代常识,那个时候车马慢,船也慢,没有汽车火车和飞机,去一个远一点的地方就意味着很长时间不能再见面。而且没有电话微信,通信也很慢。所以古人是很重视离别和送别的,留下来的这方面的诗也很多。
以上是我在教娃背古诗过程中的一点感悟。汉语是一种很美的语言,古诗又是汉语美的一种极致体现,有音律美、意境美。我希望能够尽力帮助孩子去体会这种美好,同时也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和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