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好快啊,第六周了,眨眼之间,一个学期已经过了四分之一,但是,我和孩子们依旧还处于彼此适应阶段,面对孩子们层出不穷的问题,我不断地给他们设置班级纪律,一层一层地给孩子们上紧箍咒,但是一切并没有好转,反而让人觉得一切都让人使不上劲,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一天,楼下曾经教过的孩子到楼上来看我,给了我一个温暖的拥抱,彼此述说中不舍与思念,恰如班上的孩子面对刚从班级离开的王老师一样。我们彼此的感情都安放在其他人身上,带着一种迫不得已来相处,怎么能彼此融洽呢?设想孩子们的点点滴滴,故意拖欠作业,随意完成教室卫生……并没有建立起信任感,所以,对于老师的言行并没有权威。
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相信我,跟着我走呢?也许,我应该试着摈弃掉高高在上的教师状态,走近孩子们,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然后真正地把需要的原则建立起来,同时也给予他们适度地放飞自我的时间。下课时,我把时间交给了孩子们,他们可以聊天可以玩他们喜欢的游戏。
一天,他们在吐槽今日食堂饭菜不是很好吃,哪怕我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孩子不要浪费,他们还是没有听从我的劝告。我站在原地,看着他们义无反顾地步伐,陷入了沉思,我是不是应该换一个方式,而不是做一个涛涛不休的唐僧,于是,第二天,我给孩子们带来了十几个鸡腿,嘱咐孩子们把饭吃完之后可以到我这里领一个,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紧接着我和孩子们提出要求,以后认真光盘的孩子可以到老师这里登记,之后可以获得专属奖励,孩子们跃跃欲试。“谢谢老师,老师万岁~”一个小小的行为,换取了他们对老师的感谢,我觉得非常值得。
也许是从这一刻起,我开始觉得我们之间不是一种彼此对抗的关系了。也基于此,我开始寻找贴近师生关系的点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