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一只队伍慢慢的走进了武威文庙。没错,就是我们—阳明书院的学生。我们对文庙已经熟到不能再熟了,因为我们承德就有文庙。导游领着我们从侧门进入了文庙。我问导游阿姨,为什么不走正门呢?导游告诉我们因为正门是孔子和状元才能走的,咱们没有一个是状元,所以不能走,而且普通人也没有资格走。我们进入了文庙,旁边是文昌殿,里面供奉着文昌帝君。正前面是文庙大殿,里面供奉着孔子和曾子包括他们的几位弟子。而最左边,本来还是有一座儒学院的,但是1972年的地震让他崩塌了。同样文昌殿也在维修中,不能参观。从文庙出来后我们走了状元桥,状元桥的意思就是状元走的桥,我们也从上面走了一回,意思是说,希望我们也能够学业有成。
出来后我们直奔甘肃博物馆。进入了展厅,我迫不及待的往丝绸之路展厅跑去。映入眼帘的是三狗纽盖彩陶方鼎,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存在动物雕像最多的方鼎。在里面曾发现了狗的骨头,是用于给狗装尸体用的。它是随葬在墓主人的头侧 ,所以说明墓主人十分喜爱它。
我不明白丝绸之路,这是谁提出的名字呢?后来我再通过问老师和从网上查的方法,得到了答案,是德国人李希霍芬提出的。他是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地质学家。并在1877年出版的《中国》第1卷中,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并在地图上进行了标注。在地图上进行了标注。这一术语后来被广泛应用。但我非常怀疑。丝绸之路是中国的。为什么要让外国人给起名字呢。当时中国难道真的那么懦弱吗?
后来我们又往陶器厅前进。我迫不及待的找到了人形器口彩陶瓶。它是一个西夏时期标准的短发美女。但我有一个困惑,为什么要做这个瓶子呢?后来我通过问老师和看书的方法知道了,一个部落的公主要死了,当时人们认为灵魂都是在头发里的,拥有了头发就能够复活,所以就剪了一缕头发放在了这个陶罐里面。因为头发会腐蚀,所以只能找到一点点头发的残渣。也就是说,人形器口彩陶瓶的形状是按照当时公主的脸制造的。
还有一个就是铜奔马。它的形状好似天马行空,所以又名马踏飞燕,马超龙雀。为什么要用铜奔马这样的名字呢?为什么要忽略它脚下的那只鸟呢?因为至今人们还不知道他脚下的那只鸟是燕子还是孔雀,因为它的尾巴像孔雀,也像燕子。所以就取名叫铜奔马。它的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奔向前,一足踏飞燕,好似天马飞来。他是在车马仪仗俑队中被发现的,每一个士兵都十分不一样。前面是50个骑兵 ,后面有一个军官,再后面就是更多的步兵,十分壮观。为什么要有车马仪仗俑队呢?是因为想让这座墓的主人也就是武威长,有着生前的待遇,中国古代人有着视死如是生观念,所以在人俑没有发明之前一直是活人祭祀,车马仪仗俑队陪葬出现后标志着人类的进步。可能是按照之前武威长的队伍铸造的。每一个人每一匹马都十分精美,那么为什么?秦朝的马,汉朝的马,西域的马都是不同的呢?怎么才能区分呢?我来教大家一个方法。秦朝的马。腿部肌肉发达,脚掌略大,头部略小,目光呆滞,汉朝的马,头部略小,肌肉块分明。臀部圆润。而西域的马,马耳朵竖立,鼻孔外翻,嘴唇略小,头部略小,腿部细长,面部光泽,十分威严。在汉朝人们的眼中,像西域这样的马才是真正的好马。而唐代的马。腿部圆润。头部略大。身子略矮,原因是为什么?大家都知道,唐代胖为美。
我们又来到了花纹展厅。最奇怪的是人面鱼纹,它有着人的面孔,鱼的身体,但是它表达的含义至今还是文物界的未解之谜。最好看的当然是旋涡纹。这些花纹有的十分古怪很难看、有的精美漂亮,当然不管难看、好看的、还是奇怪的。都是几千年来祖先传下来的宝贝。但我最喜欢漩涡的纹饰。据说漩涡的文饰是按照黄河的波浪涛涛的形状绘制的。彩陶花纹的发展变化十分巨大,彩陶的花纹都是从简易到细致,简陋到别致,难看到精美,都是从零基础一点一点往上提高的。
我最喜欢的就是丝绸馆。丝绸的纹饰十分精美。布料细致,手感舒服,不管是现代的还是古代的,我觉他们都是国宝,因为是丝绸 带领人类走上了人生的巅峰也开辟了丝绸之路,人类的进步,中国的强大,也在丝绸之路上,外国人为了换取丝绸不惜一切拿出本国的任何东西,比如玻璃,在丝绸馆里有一个特别显眼的东西,就是莲花水晶玻璃盏,外观十分美丽,呈蓝色,外形像一个莲花,底座是一片外形像莲叶的盘子,它就是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
时间的重要是你永远体会不到,中国上下五千年。留下的痕迹不只这些。每一段历史都有它自己的意义,加油!我们说不定哪天也会在历史上留下小小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