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企业孵化的一些管理思路

近期孵化器的导向政策更加明确了,其实也对我们园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小打小闹般的企业服务,可能需要用新的思路打开局面。

望着几百家的小微企业,说实话,一个个沟通下来确实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但不逐一沟通,可能还不行,你无法了解到企业最新的动态,掌握第一手的信息。很多事情,都是通过聊天来间接获取的。

所以,我还是选择用笨办法,每天找10多家企业聊天。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主要就是先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及需求。

在闲聊中,就可以大致初步判断哪些发展不利,哪些有发展潜力,然后就是初步分类。那么在下一轮沟通中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了。

当然,我也不会如大海捞针,有些重点企业的还是容易识别的。比如是否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高企、专精特新等,都是重点企业锚定的参数。但有时也会有遗漏,这就需要通过和企业聊天去弥补信息差,做到查漏补缺。

当然,知识产权、融资、获奖情况也可以作为企业发展是否良好的风向标。

大致了解地七七八八后,就可以将企业进行分类管理。

重点企业就是那些有资质的科技企业,可以进行频繁沟通;潜力企业就是有研发投入暂未产生效益的小微企业,可以进行定期沟通;其他的就可以半年或者乃至一年关注一下,问题也不是很大。

在此其中,企业的需求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分为真需求和假需求,这需要我们在日后的管理工作中加以甄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