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跟家人一起看了一个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金星秀”,哦不对,是“中国式相亲”。
不想吐槽里面的人设真假与否,就想探讨一下里面流露出来的情感。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40岁女嘉宾,长相漂亮,身材姣好,会煲汤,能挣钱。在我看来这就是理想型的贤妻良母。
可是就是这样的女嘉宾没有人按灯因为都介意她的年龄和婚史,她也没有刻意隐瞒就在台上说了自己离异带着一个11岁的儿子。我很佩服女嘉宾的果敢,她说了跟她面临一样处境女人的心声,离过婚又如何,自己独自抚养孩子又如何,难道就不能追求自己的幸福了吗?
因为婚姻生活的不和谐所以选择离婚,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并没有错。现代人的概念里面永远都是女生就该是在家里相夫教子,结了婚嫁了人就该忍辱负重一辈子。
当然不排除有很多人的婚姻很幸福,家庭和睦,没有婆媳矛盾。但是别忘了还有那些因为结婚而结婚,因为年龄到了而结婚,因为有了孩子而结婚,他们真的幸福吗?
中国式婚姻里面识大体,懂忍耐比比皆是,女生为什么要活的那么委屈和卑微呢?当女嘉宾提到她不想再依靠男人,要自食其力我衷心地为她鼓掌。女生就应该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不该吗?走出不幸福的家庭,离开不爱你的男人,努力追求自己的快乐和幸福不对吗?
后面有一个23岁的男嘉宾为她爆灯了,女嘉宾还没来得及给出自己的答案,被男嘉宾的母亲频频打断,希望她慎重考虑。看到这里我就知道女嘉宾不会同意的,我私以为女嘉宾漂亮又优秀可以找到与她更相配的。
最触动我的是男孩的真情流露,因为小时候母亲忙工作没有给他足够多的关爱所以他需要一个出口去得到孩童时期没有得到的情感。
家母提起过我小时候很喜欢把她的鞋子藏起来,不给她鞋子穿。其实在我看来因为妈妈出门要换鞋,我不想让她出门,我想她陪伴我所以把她鞋子藏起来。
因为小时候不懂事,所以会做很多幼稚的行为,但是出发点就是这么简单我想你陪我。起源就是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做生意,他们努力赚钱给我好的生活,损失的是陪伴我的成长。
父母总是觉得我给你好的生活,物质上满足你的需求就是爱。是,也不是。孩子在长大过程中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还是陪伴和呵护,在家长的引导下建立正确的三观,这是再多的金钱也买不到的。
为什么会有女生是大叔控,可能就是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亲的参与,所以长大成人以后想要得到比自己年长很多的成熟男性的关爱,如父如兄。
为什么有的男性有恋母情节,就是已经习惯于依赖比自己年长很多的女性帮助和照顾。
为什么有的人很享受自己被人需要的感觉,就是因为成长过程中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就是这一些或多或少孩童时期的情感缺失,造成了长大以后的他们需要另外的感情去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