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边塞的倾听
俞立涵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边塞,是古时无数将士渴望保家卫国的沙场,是将士奋勇杀敌的地方,更是他们雄心壮志的真实写照。
我曾到过在敦煌城郊的阳关。千百年后,曾经风光无限的边城要塞早已被风沙掩盖,露出土黄色的寥寥几角。它似乎从唐朝就开始等我,等我去倾听曾经悠扬而又响遏沙场的沉沉号角。向东而望,似乎能隐隐看到长安城的影子。几千年来,无数诗人歌哭吟啸,无数将士驰骋飞奔的画卷,就在这里展开。
边塞,是离别的愁绪。谁曾举杯而饮,挥笔写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是王维。在阳光清新的早晨,在泥泞的道路上,在与友人分别的最后一杯酒时,平生交往的画面恍然闪过,拨动客舍旁青青的柳树,最后缩小为友人远去模糊的身影,心中苦愁便百般说不出。豪放的城墙也不能阻碍愁绪的蔓延。阳关的土地似乎流淌着离别的愁,“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在浩大的沙漠里,我们就像一只独行的大雁,远离故土,孤苦的凄别之情从地上无限蔓延,给远处的沙丘也笼罩上了一层淡蓝色的阴影。阳关,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依依惜别,也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情相劝。
边塞,是异域风光的壮美。王维著名诗中有画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生动地刻画了边塞壮丽的风光。狼烟从沙场中飘起,划过红色的落日升上天空。这是边塞的孤独,也是边塞的肃杀。每当落日划下地平线,或许会有短兵相接、铁戈相交的交战声打破宁静。“塞上胭脂凝夜紫”,边塞往往不会是一个宁静的地方,也许此刻阳关的土地之下也埋葬了许多将士的忠魂,以及他们征战匈奴的必胜决心。在阳关,我听到了将士的呐喊、号令与决心。那是一种“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一往直前,那也是一种“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磅礴,那更是一种“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威武与庄严。
边塞,是思乡的地方。文人、士兵,无论是谁,在这苍凉的地方,尽管有一身沸腾的热血,也会在“不知何处吹芦管”之际,“一夜征人尽望乡”。边塞是思乡的胜地,不仅有硕大的月亮的宠幸,更有荒凉气氛的加成,使无数优秀的思乡诗篇在此诞生。“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是纳兰性德对于故园深切地怀念。“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岑参是对家人的挂念。边塞特有的气息,赋予了它独特的文化内涵。
我在阳关倾听,倾听边塞的声音,倾听边塞的呐喊,也倾听边塞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