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了两天,实在躺不住了,今天下午我做了一个决定,起床去澡堂洗澡,说不定对感冒有好处。简单收拾一下,看看我这蓬头垢面的样子,病恹恹的,没一点儿精神,我摇了摇头,希望能洗去一些晦气。
晕晕乎乎下楼,头哄了一下,差点晕倒在楼梯上,又返回来喝一杯水,吃下一包药,还是得去,说不定下去就好了。
一股凉风涌来,鼻子仍不透气,我开着我的电动车停到路对面,穿过马路,走到澡堂。
付钱时无论如何付不了,可能手机又欠费了吧。有一个60上下的老先生说先进去吧,回来再付。他倒不计较,我再次尝试也不行,便作罢。
在这期间听到他们谈论,过年时谁的闺女拿的东西多?
一个说:“过年时闺女拿的酒就喝不完了,还喝这酒。”
一个说:“有软包的中华烟,恁闺女还会给你买硬包的吗?”
一个说:“拿的东西少了总是不像的,看看到时候保你过瘾。”
他们是你一言我一语,喝着小酒,吃着小菜,还抽着烟。
这几个老先生是要干什么呀?吃着喝着还不痛快,还要拿别人的闺女买的东西来说事儿。难道没有闺女的这个年就不过了还是要咋的。
闺女买的东西多少,都是闺女的一番心意,不应该作为拿来取笑和攀比的理由。
攀比的风气不知道怎么来的,这恐怕也是其中的一种促进的方式。比谁家闺女拿的东西多,谁拿的东西好,谁家闺女的工作好,谁家女婿的权威高,谁家订婚的彩礼多……这些老爷子八婆起来和大妈们也有得一拼呀。绝对的不差上下。
有这功夫,还是少抽点烟,少喝点酒吧,多瞅瞅自家亲人的好处,嘴上积点德,多问问孩子这一年是怎么过的,生活工作的顺利不顺利,吃了多少苦,有了什么收获。说不定还能多乐呵一阵子。
自己的孩子自己不心疼,只是要拿来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