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抢占热点,仅从每个孩子成长的角度,我们也需要设置一些安全的环境,让孩子感受和思考学校中的霸凌问题……
中关村二小的事件让社会中每个人都意识到霸凌也许就在身边。当这个事件还很“热乎”的时候,每个人都尽情的投入和争论发表自己的观点……霸凌事件被多方面的审视是其积极的结果,但同时它也掩盖着很容易失去冷静和客观的风险。
因此,我们决定不趁热,而是等它冷下来。当喧嚣退去只剩下一个回忆时,我们才能避免繁杂环境的影响,更深刻的思考那件事本身……
四年级的孩子,是怎么看霸凌的?
(一)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霸凌两个字:“大家认识它么?前一阵发生了一些事,谁知道,来说一说?”
“中关村二小的学生,别的同学跟他打架,把垃圾桶扣到他脑袋上。”最完整的一个回答,孩子语气平静的说着(试想如果新闻刚出就拿来讨论,恐怕每个孩子都会像“我比你们知道更多新闻”的状态火热的争论和表达……)
回看他的回答,我们也发现了几个有意思的地方:孩子用打架描述事整体的过程,用垃圾桶这个词而没有强调是装着“带屎的手纸”的桶……
试想如果换成一个成人,这两个细节我们会如此描述么?我只能假设:孩子之所以没说,很可能在他的理解下两个词的区别并没有我们成人看来的重要和关键……在这里,我不是发表立场,而只是想敏感的表达一个发现:孩子的世界来自于他自己的认识,而非我们。
(二)
学生可能单纯的就会认为霸凌=欺负,这个问题,老师并没有强调区别,而是问:“你们觉得学校里,哪些行为或者现象算霸凌?”
“打人、欺负人、拿别人东西、故意挤别人……”在层出不穷的行为表现的描述后,一个声音点到了语言的霸凌:“起外号!起不喜欢的外号!……骂人……”
老师总结一下后继续问:“还有么?”
“老师,不理别人,或者大家都商量好对他不好,也算么?”
“对,除了行为,语言外,群体的排斥也算是霸凌的一种……”
同样的问题,如果问一个成年人,他能答得如此全面么?心理课团体的力量又一次被展现了出来
课堂上,老师真的没有任何提示……当我们感慨10岁孩子的思考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毕竟在那么一阵热闹的舆论讨论后,孩子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开始没说出来也许只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知道而已……
老师的等待和倾听,给了孩子们把自己已经有的那些信息整合和表达的机会!
(三)
“多少人被起过不喜欢的外号?多少人被别人拒绝一起玩?那个时候你感受如何?”
问题抛出去后,孩子们并没有停留在表达,而是纷纷表达曾经被不愉快对待的一件事以及其满满的不满……之所以如此描述,因为那些事情真的不到霸凌甚至连欺负都不算……
孩子们的表达也充满着“有趣的指责”和“温馨的治愈”
1.那次老师让男生在这边吃饭,女生在那边吃饭,XXX(某男生)过去那边玩,然后女生就都说他!老师说的是吃饭,没说不让一块玩!
故事里那个“受害者”在同桌的提示下才意识到是在说他自己,茫然状态下的不停点头称是……坐在他前面的女生干脆的说了声:“那对不起。”……
2.(私下)“那天你叫我的那个xx(没听清)我就特别不高兴!”“我没叫”“你叫了!”对话结束。
3.一个孩子起立:“上次我一冲动犯了一个错误,我打了人,也算是霸凌……”
“后来大家都说他,还有人说让大家都不跟他玩,这是排斥,也不对!”(老师这时解释了霸凌安慰了那个孩子,同时也鼓励了全班)
作为各位看官不用太担心,孩子之间的埋怨,远不足以到我们担心的“上纲上线的抨击”,其实就是孩子之间的一种情感表达,接收者也其实没太多在意和受伤……
作为现场的旁观者,我反而觉得学生自发的这段“表达时间”是课程最可贵的部分——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单纯的表达出自己的不喜欢,而每个孩子也都接收到了别人的看法和情绪……每个个体,都是在群体里成长的,这种成长的前提,是每个人间充分的交流和互动。
(四)
“我们都先要做到不去欺负别人。如果你被欺负,你会怎么办?”
孩子们给出了很多的答案:告诉家长、老师、忍、反抗、告诉同学、锻炼身体……
老师追问每种方法的可能后果,哪种更好……
期间有一个争议的问题:
“老师,反抗不好!如果你打不过他,你反抗了只能更多的挨打,与其这样,还不如少埃几下呢!”
“嗯,有道理!(老师的肯定),如果按一次算,的确会更容易被打啊!但是这次咱们如果从次数来看呢?你觉得忍的人和反抗的人,哪个更会被更多次欺负呢?”
“嗯,那我们就反抗!”
“当然,我们反抗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反抗的方式不仅仅是肢体上的,有时候态度的表达,过后告诉老师,家长甚至学校都是反抗的一种形式,对么?”
从对话里,我们“终于”等来了一个小学生单纯的一面。孩子毕竟是孩子,也许会说出深刻的话、做出暖心的行为,但同时也一定会有思考简单的一面,这个时候需要有人去“提他一下”。
“提”这一下其实挺简单:就是点出他没有思考到的问题就行了,有了思想上的冲突,孩子自然会开始琢磨。
“提”这一下也不简单,你来我往的对话里,如果老师没有对反抗有足够深刻的思考,我们怎么能用一个问题让学生开始思考呢……
这并非一节我设计和实施的心理课,只是将一节课中,我看到、观察到、想到的内容记录和呈现而已。呈现的结果,也仅仅是一群四年级的孩子,是怎么看待这个已经冷却的热议话题……
我并没有太多关注的设计和实施,只是观察和思考:四年级孩子会怎么看待和表达“那个事件”,他们吸收了多少关于“那个事件”的舆论信息,他们眼中的“霸凌”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样一群既成熟有简单的孩子,我们能做的是什么?下一个新的热议事件发生时……我会在哪,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