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得有点问题,才算做人。
有这样一个女人:年轻美貌非同一般,华丽而不庸俗,行事妥帖优雅。作家赋予她的名字也很不流俗——塞维丽娜。
有一个职业是医生,温文尔雅,善解人意,收入颇丰的丈夫——她是个中产阶级家庭里无所事事的贵妇人。
既然有着丰富的物质基础,那么她的问题一定在于精神需求方面。毕竟这样书和电影才有看头,拍的不好看,观众最多骂一句“作女”。而一个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女人,还要追求精神满足,恐怕读者和观众连吐槽都会觉得没必要。
塞维丽娜在虚无缥缈的灵魂高度上爱着她的丈夫。
在百无聊赖的枯燥生活里渴望别样的刺激。
她试图同时满足,灵魂的欢愉和精神的餍足,妄图时时刻刻的取悦自己。
虽然很多评论家认为这是一部带有“情|色”标签的电影。
但事实却是,从头到尾连一秒钟的“真正裸|露”镜头都没有。所以更多评论家认为,这是一部充满艺术气息的作品。
那么,是不是说明高深的艺术境界,其实是:想要表达什么,却偏偏不给观众什么?
就好像,欲迎还拒永远比直白表露更有趣味些。
又或者,一个人身世坎坷,事迹曲折,那么就值得玩味。却没多少人想要对纯粹的“伟光正”多看两眼。
体现在女性方面,还可以提一提茶花女玛格丽特,这个纯洁的妓女。
纯洁这个形容词本来是与她的职业不匹配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她行事姿态颇为优雅,美貌不仅恰到好处,而且是被她的国度公认为“十分高贵”的金发碧眼。她的错”似乎仅仅在于出身不良。
重要的是她还有了“爱情”这个可以抹去一切肮脏的、负面影响的伟大情感。甚至在爱情的感染下,她还是想过要舍弃迷乱不良的生活的。
一个人缺少什么,就容易陷入追逐什么的漩涡里。越是得不到,越是惦念不忘——“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应该就是这么个道理。
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要是爱上了谁,世人也会或多或少的给予宽容,甚至某些姑娘会就此爱上这个混蛋。男主角马塞尔,是不是十恶不赦暂且不说,至少是个混蛋。
尽管电影中他与同伙为了钱财,对无辜的人痛下杀手;对敌人刀兵相向声色俱厉;对不告而别的塞维莉娜粗暴以待。然而即使是这样的混蛋行为,也不得不说,电影还是将他改编的含蓄多了。
他粗野、暴力,并深以自傲。于是只一眼就看中了与之全然相反的塞维丽娜。这是必然的。
他沉迷于塞维丽娜的一切,并理所应当的欣然接受她想要给予的一切。
对于她拒绝给予的,便摆出了掠夺的姿态:盘问、跟踪、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直至这畸形的爱恋和牵绊引发了他的荒谬悲剧。
好一出荒唐剧。
无论过程中有过怎样的纠结、担忧、困扰。最终胜利的是“纯洁的、淡然的、意欲时刻取悦自己的”塞维莉娜。
这个“白日美人”,她不仅满足了空虚无聊的每个白天,摆脱了纠缠不清的虚伪追求者,间接杀死了物化她的混蛋,甚至修复了日趋老化的夫妻关系。
而这一切,竟然都是因为她不仅是“夜晚的淑女”,更是因为她做了“白天的妓女”!
胜利的塞维丽娜证明了,爱情和取悦自己是两件事,但奢望同时圆满是危险的。
纯洁的玛格丽特,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却太少。
纯洁的塞维丽娜,得到的更多,而付出的很少。
此情果然是真情。
至于彼色,就算是真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