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姑苏乡绅拉开了红楼序幕,蒙老师最后以一曲好了歌注结尾,似乎把故事拉回了最初那场梦的开始,循环往复。宝玉这位情僧在一次又一次追忆中耗尽了生命,或许在似梦似幻之际他真的魂归太虚,那只是他一个人的幻境。 黄粱一梦终须醒,梦中人也冤孽尝清好散场。轮回因果是佛家的说辞,可到底又哪儿有什么冤孽,什么前盟?在我看来,红楼梦更像是把BE美学演绎到了极致,以宝黛一线拉出一群鲜活真挚的灵魂众生相,追求至诚至情,追求人生价值家族存续,追求自我实现,最终孤高自许奋力抗争的也好,和光同尘委曲求全也罢,他们的结局终究都让人意难平,被迫上吊的秦可卿,绝望赴死的尤三姐,吞金而亡的尤二姐,被冤病死的晴雯,泪尽而逝的黛玉,别的小说往往只关注主人公的悲欢,我们也只能看到主人公的爱恨,可红楼梦却让我们看到了一副那么鲜活的众生相!在曹公的心里,他们是美的,灵动的,真实的同时也是复杂的,可最后她们却在作者笔下,以及无数红迷的眼前一点一滴的破碎了,消失了,那么不甘,那么无力,有时候我真的觉得他们似乎就是存在于碌碌尘寰的某一处角落,经久不衰!这些美好的灵魂的张力会因为人们对至美,至情的追求而永存,或许这也是红楼经久不衰的一个原因,人们喜欢圆满,却也对悲剧念念不忘,因为那总让人有一点遗憾,一点不甘。感谢蒙曼老师让我重新思考了红楼梦这本书。
听蒙曼老师讲红楼结课小作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平衡之术掩盖下的仇官意识 ——深度分析《平凡的世界》 案首 我对《平凡的世界》的总体评价是这样: 一,整体格调很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