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小时,总计854小时,第816日
阅读《叔本华》第一章,第二章
专业”侧重于知识型课程及相关智能、技能规训,“通识”则要为学子的人格养成提供价值型资源。
用 19 世纪中叶英国教育思想家纽曼的话说,便是“专业”属教学范畴,“通识”才属教育范畴。
叔本华是一位真正的无神论者,他从根本上质疑人类存在的价值。存在对叔本华来说是一种漫无目的的、痛苦的抗争,被一种我们无法控制的无意识力量所驱使。要从这种存在中解脱出来,必须通过审美经验、悲天悯人和自我否定来舍弃我们的个体性。
精神上的独立是叔本华最具个性的特征。他著述时无所畏惧,藐视权威,对他眼中德国学术圈徒有其表、因循守旧的传统深恶痛绝。但是在这背后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实,即他在经济上的独立性。在步入成年的 1809 年,他继承了一笔遗产;若假以精明的管理,这笔钱足以让他衣食无忧地度过余生。
哥廷根大学哲学家 G.E. 舒尔茨建议叔本华从阅读柏拉图和康德的著作开始,对其研究生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虽然无论用何种标准衡量,叔本华已是博览群书、颇有学养的思想家,但仍可以公正地说,这两位哲学家的著作在他头脑中激发了从此以后塑造其哲学思想的根本观念。他从弗里德里希 · 马耶尔那里了解的印度教典籍《奥义书》是构成其哲学思想的第三个来源,后来他把这方面内容与柏拉图和康德元素加以混合,奠定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原创性。
叔本华提出世界具有两面性,一个是表象( Vorstellung )的或事物在经验中向我们呈现的那个世界,另一个是意志( Wille )的世界。据他论述,后者才是世界的本原,它处于局限着人类知识的种种表象之外。
现象的世界由我们通过平常的感官经验和科学研究而认识的那些事物所构成,换言之,即经验世界。现象不可简单地理解为幻觉:构成我们经验知识的事物并非幻觉,而用相应的希腊语表示,它们就是组成世界的诸多现象。但是问题在于,整个世界是否仅由这些现象构成?我们是否应该认为“存在之物”可被我们的经验知识所穷尽?我们至少可以想象一个独立于我们的经验之外的现实,这就是康德所谓“物自体”的含义。
物自体的概念在德国学术界引发了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大讨论。叔本华的第一个老师舒尔策和他在柏林听过其讲座的费希特都是这场辩论中的主角。通过提出自己对这一谜题的解答,断言无论在整个宇宙还是人类微观世界中,物自体就是意志,叔本华是在回应当时一个炙手可热的问题,并在某种程度上聪明地利用了后康德时代为人熟知的一个观念。
尽管如此,叔本华认为,对概念的把握是人类的一个显著特征,它使我们超越了其他动物所能达到的意识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