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幸福是我们生活的主要目标。是追求一刹那的最高幸福,还是幸福总量的最大化?这是一个选择题,还有一个答案是既有幸福的高峰体验,又有总量的不断增加,那一定是最好的,但这种情况是很少有的,上帝在设计人的时候没有这样设置,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在这两者之间选择。
人感受幸福的时候,分泌多巴胺的总量是有限度的,峰值体验的次数和高度也是有极限的,随着阈值的提高,人能够享受多巴胺快感的阈值也在提高。
你是选择很少次的极端高峰体验还是多次的,但很长久的,每次高峰值处于中端的体验呢?多数人理智上会选择后者,希望长久、绵恒,起伏不大,实际上很难做到,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前者:短暂,峰值高,精彩绚丽。可能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后,体力和精力都开始从高峰往下走的时候才会安静下来,理智开始主导,才会着眼于未来和长久。
如果一个人在少年青年的时候就有这个眼光和做法,到了中年就能感受复利的神奇,那真是一件幸事,或者在青少年时期就能够被教育被灌输这种理念,并开始这样去做,必将获得丰富的人生。
不得不指出的是,有很多人连这两种状态的生活都很少遇见,快感主要来自吃喝、抽烟、烂酒、打牌、赌博、吸毒、嫖娼等生理需求,多巴胺分泌也仅限于生理的荷尔蒙激素和上瘾,运动和精神体验的快感很少或者几乎没有,竞技比赛,游戏,协同工作,文艺欣赏,创作,阅读,弹奏,音乐,绘画,演讲,聊天,倾听,旅游,完成不可能的挑战,一次他乡的偶遇,超出预期的惊喜、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等带来的精神层次多巴胺分泌的峰值体验几乎是零。
有研究表明,生理体验的多巴胺阈值提高的很快,而且时间很短,人的多巴胺的分泌很难满足阈值的增加,例如烟越抽越多,酒越喝越烂,牌越打越大,对多巴胺的分泌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身体能量和器官的消耗都在大幅增加,到后来,严重影响健康……而精神层面的多巴胺分泌所带来的快感会很久的留在记忆里,即使场景不在,快感的体验还能出现,不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所以让人多进行精神上峰值体验的是有人生经营收益管理学的内在要求,即延长生命,减少人生熵值的迅速增加,要做到这点,很难很难,唯一能做的就是开放自己的生命系统,不让其封闭,加大与外界的交换,交换对自己有用的,无论是身体还是思维,无论知识还是内心,其中学习、终身学习就是最重要的一种。
要获得生理和精神上的幸福感,除了上述的方法外,还有特别特别重要的就是,第一不要生病,不要生大病,不要生绝症,健康与幸福是紧密相连的,关注健康,做好身体保养,丰富健康知识,敏感自己的身体,培训医疗概念和知识;第二不要犯法、违法,触犯法律后受到惩戒的阴影会长时间甚至是一辈子的时光,知晓何事不能做比何事可以做更重要。第三不要关系紧张,紧张的家庭关系和同事关系,都会给自己带来长久的不安,处于不安的生活和生存环境中,人就没有安全感,更没有满足感,也就谈不上幸福。第四不能穷,穷会堵住所有的路,最后会堵住自己的梦想、信念和自由,财富自由是人生自由的重要前提。尽管每个人的财富自由标准不一样,按照李笑来老师的标准就是所做的不再是为了生存。第五是减少愧疚感,减少遗憾,不要有道德谴责。这是属于自我心灵和社会角色方面的。
总结一下,一个人的幸福感是与多巴胺分泌相关联的,我们能够获得长久长远的幸福要比获得一次巨大的幸福更有意义,也更划算。幸福感不能仅仅停留在生理感官上,而更要在运动和精神层面上获得高峰体验,这类的幸福感的满足是长期的,并且有益健康。最后要获得幸福感必须注意五个方面的防范与训练,减少这些问题出现的概率。
人是复杂的,不是单色也不是AB两面那么简单,更不是像纯净水那么透明干净,没有一种算法能规划出一个人的人生所有路径和节点,我们只能摸索前行,只能不停试错,不断调整,但指南针的方向是必须的,这是不需要学习的,是前人的总结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