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和宋学不一样,《四库总目》有一句很著名的折衷的话:“夫汉学具有根柢,讲学者以浅陋轻之,不足服汉儒也。宋学具有精微,读书者以空疏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这话经常被引用,其实只是一种外在的描述。这种差异是解释方式不同造成的,其中的一面可归结为注和章句的差别:前者以郑玄《礼记注》代表,后者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代表。
“注”的精神即完全根基于字词训诂上,戴震概括为:“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很多人以为宋学倒过来是“由道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字”,这是很无聊的,汉学难道不以“道”为统摄?我认为宋学的特点,是以文义为核心,向上以通道,向下以通字。汉学的结构是一框架,宋学虽可以用此框架方便指称,但其精神却是非框架的。
以诗学为例最典型,《三家诗》和《毛诗》的特点,都是两头坐实,中间空着:诗的主旨以史事坐实,字词以训诂落实,而且务必有解绝不存疑,这必然导致文义有不可通之处。《诗集传》刚好相反,在文义上务求贯通,但是在主旨和训诂上时时悬置或存疑。
《小序》以史事解《诗》,在郑风中达到极致,居然从《缁衣》到《褰裳》,按照郑桓公、武公、庄、昭、厉的顺序一路解释下来,和《左传》前几年的故事若合符节。具体而言,《缁衣》美桓、武为周卿士,《将仲子》刺庄公难其母,《叔于田》、《太叔于田》刺庄公克段,……《狡童》刺忽不能与贤人图事,《褰裳》实是刺突。
具体看《传笺》,又不是直接以史说《诗》,要点在于把握史事中的“美”或“刺”。譬如解《缁衣》,一是“美武公”,一是关于“缁衣”的典章制度,这两头务必坐实,此即汉学的“道”与“字”。但《太叔于田》则不能说是“美太叔”——不符合《春秋》大义,只好说是“刺庄公”。此诗的文义却是美太叔,只能断以“不义而得众”。
因为《缁衣》中确有“美”义,但不见史事,所以朱子以为:“旧说郑桓公武公相继为周司徒善于其职,周人爱之,故作是诗。”(《诗集传》)“此未有据今姑从之。”(《诗序辩说》)这是谨慎而存疑的地方。
而《太叔于田》虽为段事,却无“刺”义,所以朱子以为:“此诗与上篇意同,非刺庄公也。”(《诗序辩说》)此诗的主旨是郑人惜段:“盖叔多才好勇,而郑人爱之如此。”(《诗集传》)
《诗》中必有史事,或许每一首皆有史事,但《春秋》仅是鲁人所记之事,先秦史事所阙十之八九。后世解人相去已远,定以每首诗符合《春秋》等极有限的内容,必有文义不能通处。然而毛郑必以《春秋》史事解《诗》,这是汉学中“道”的体现,意不在史事而在美刺。
所以朱子不仅是废序,并美刺俱废,因为宋人对“道”的理解已不同汉人。宋儒“道”有自然之理的一面,所以不肯变通文义以适美刺——文义自有其道。朱子认为《易》是卜筮之书,《春秋》原本是记事,皆放此。所以《太叔于田》以下,多断为淫诗。若《褰裳》,径谓:“(此)淫女语其所私者”。(《诗集传》)
(插图来自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者细井徇,细井东阳所绘:《诗经名物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