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第四》21:懂事的基本标志——知父母之年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一次家长会上,学生和家长都在场,当主持人要求知道自己孩子生日的爸爸、妈妈举手时,全场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举起了手。当主持人问到孩子们,“谁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低下了头。只有寥寥几个孩子兴奋地举起了自己的手。
当时,主持人沉吟片刻说:“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做个懂事的孩子,今天,我想说,懂事的基本标志就是记住自己父母的生日!”全场掌声雷动。
记住子女的生日,不是任何人教出来的。正如孟子所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内心里关爱自己的子女,记住子女的生日,记住子女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这是做父母的的良能、良知。完全不需要教授和刻意而为。
记住父母的生日,本来也应该无需人教。成为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一种个人体悟,所谓“德贵慎独,学贵心悟”就是这个意思。然而,现实情况是,多数子女都未能达到“心悟”的程度。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深入的谈过这个问题——“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孔子所讲孝心,实际上是仁心的发源。也可以说孝心即仁心。不孝哪里能仁。所谓仁就是能够对别人有同情,能关切。这是人类情感之中最可宝贵的,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推己及人”。
这里有个基本的逻辑,父母关心、关爱子女,是不学、不虑而得的良能、良知,这种良能、良知表现出的关心、关爱,像多米诺骨牌一般,推动子女产生回馈给父母的关心关爱。这种回馈的力量本质上便是孝心。这种力量又继续推展到兄弟、夫妇、亲朋、君臣、同道乃至所有人,让人类社会成为一个有温情、温度的大家庭——形成一个仁爱世界。
仁爱世界建设的关键在孝,在于子女对父母关心、关爱良知、良能的回馈。
孔子在教孟武伯孝时,提到了“父母唯其疾之忧”。他老人家委婉地提醒父母与子女之间除了有利益之外,是有真心、真意、真情存在的。要用自己对于生病子女时的感受去揣度当年父母对于生了病的自己的感受,去体会父母对于自己疾病的担忧,尽可能的不要让父母产生这样的担忧。所谓“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就是这个意思。这种换位思考,能够产生共情,从而唤醒人内心深处的良能、良知。
真正有了子女,真正抱着子女半夜三更到儿童医院去看过病的父母,才能明白了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是什么意味。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转向,看到父母的日渐苍老。孔子所说的“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对这样的人才真正有足够触动内心的共鸣。
懂事的基本标志是记住父母的生日,懂事的深层标志则是真正体悟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父母与子女之间,常常是一种反比例的交织。做子女的日渐魁伟健硕,做父母的的则必然日渐衰老瘦弱。每个真正有心的子女,都会从父母日渐佝偻下的腰身上,从父母日渐花白的头发里,从父母渐渐昏花掉的双眼、背掉的双耳那里,感受到无奈和悲凉。
所以,孔子讲:“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父母之寿,喜的是父母在那样的年纪里,还有硬朗的身体。喜的是自己已经成人,还有可以像孩子一般撒娇、认怂的机会。只要父母在世,自己便永远可以做“孩子”。惧的是来日无多,惧的是父母已经年纪一大把,正在加速衰老,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惧的是自己作为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惧的是自己行孝的机会越来越少。
中国有句俗话,“行孝需趁早”,就是这种“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复杂心理下的产物。这个世间,有太多的“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例子。这世间,什么都有,唯独没有后悔药。
孔子为我们厘定了懂事的基本标志:“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