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态度》——感悟(节选)

第九封信

这篇讲的是不同国家的人的处理的方式不同。

拿德国人来举例,他们处理方式秉持一个原则——“生活是具体的”。他们不喜欢模糊的处理或看待问题,任何时候都需要拿具体的数据来衡量事情的完成度,或者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说明问题,看问题是否解决,除此之外,他们做事情善始善终,既然做了,就要把它做好。

所以,我们可以学习他们这一点,对待问题要具体分析,仔细分析出现了什么问题,问题解决了没有,或者指标的具体完成度是多少。秉持这一严谨的原则,让我们更加的清晰自己在做什么,甚至能够更好的反思问题,从而精进自己。

我的反思,我在学习时不会去检验自己学到了多少,比如看了一篇技术文章,闭上眼睛用嘴说看了什么说不出来,或者写不出来,这就感觉跟没看差不了多少,而身边有的人,他的理解能力很强,在边看的时候,能将知识当场理解成自己的东西,将知识转换为自己的语言时,他在看完一篇文章后的收获是比普通人多很多的,他甚至看完立刻能说出60%以上。我昨天晚上就发现了我和这类人的差异。

我也想拥有这么强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转化度,但是当下是没有这个能力的,需要刻意练习。如何刻意练习呢,我现在在写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很好的刻意练习,因为看完书后就立刻开始输出,如果写不了什么东西,说明自己没有认真看这本书,或者即使认真看了,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也不多,这时通过看自己能输出多少东西来检验自己看书的效果。就目前来看,今天的看书效果还算可以。

继续反思,还有什么地方能够通过可以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有一个点就是不断纠正自己的学习轨迹,不断与做的好的人具体方面做对照,比如打八段锦,可以看动作分析,反思自己没有考虑到的点或者做的不对的点,不断纠正、总结、反思等。在此基础上尽量越做越好。

发现自己习惯性失败。比如在做每日计划时,自己不知道明天该干什么,该做多少,目标不明确,然后当天的计划完成度也不高,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发生在我的身上。我也不知道我该怎么做才能目标感十足,其次能够十分专注的完成我的计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