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里,辽代文学是一个特别的存在。辽是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政权,他们把游牧文化带入中原,同时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与文学。
其文化与文学又与同时的宋代文化与文学并存,在政权的对峙中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并行发展,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就。
辽代文学以诗文为主。辽代文学作品,由于战争、政治等原因,流传下来的数量极其有限,其水平也远不及唐诗、宋词之高,但其独特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现有的辽代文献中,记载帝王后妃及其他贵族、高官的文学活动的比较多。而后妃诗人在辽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相当突出,其中最为后人称道者有道宗皇后萧观音和天祚帝妃萧瑟瑟。
之前的文章里写过萧观音,今天就来分享一下辽代另一位才情出众的女诗人:萧瑟瑟,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她的主要人生经历和主要文学成就。
图片
二
萧瑟瑟,本姓大,小字瑟瑟,契丹族。本为渤海大氏,后归入国舅大父房,是国舅大父房之女,故改姓萧。出生年月不详,在姐妹中排行第二,姐夫为贵族耶律挞葛,妹妹嫁给副都统耶律余睹。
萧瑟瑟自幼聪慧娴雅,工文墨,善诗歌。乾统元年(1101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到耶律挞葛家里游玩,恰好碰见正在看望姐姐的萧瑟瑟,立刻被萧瑟瑟端庄的气质和动人的仪容所吸引,于是把萧瑟瑟藏匿在宫中宠幸数月。皇太叔耶律和鲁斡劝天祚帝依礼制选聘。
乾统三年(1103年)冬天,天祚帝纳萧瑟瑟为文妃,并举行了隆重的册封礼。因为行柴册礼,加号承翼。几年后,萧瑟瑟陆续为天祚帝生下一女一子,即蜀国公主耶律余里衍、晋王耶律敖卢斡,格外受到天祚帝的宠幸。
图片
三
受宠的萧瑟瑟并不恃宠而骄,而是一如既往地低调行事,稳重少言。她好读书,善作诗,也喜欢练习书法。她思想成熟,目光长远,关心国家时事,在政治上颇有自己的见解与思考。
与此不同的是,天祚帝虽为国君,却对政务不感兴趣,最好的爱好就是游猎、行乐。当时朝中奸臣当道,外部的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逐渐统一了女真,还建立了大金国,对大辽虎视眈眈。
可天祚帝并未察觉到危机,也不受其影响,依旧沉迷于游猎、行乐。
萧瑟瑟见女真族强兵压境,国事日威,天祚帝田猎游幸,不恤国情民情,宠信奸佞,梳斥忠良,乃作《讽谏歌》以谏:
“勿嗟塞上兮暗红尘,勿伤多难兮畏夷人;不如塞奸邪之路兮,选取贤臣。直须卧薪尝胆兮,激壮士之捐身;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云”。
整首诗言辞激切,不避权幸,她希望用自己的诗点醒天祚帝,但是天祚帝不领会其深意未做任何改变,依旧整日沉迷行乐不理朝政。
于是萧瑟瑟又作了第二首诗《史诗》:“丞相来朝兮剑佩鸣,千官侧目兮寂无声。养成外患兮嗟何及!祸尽忠臣合罚不明。亲戚并居兮藩屏位,私门潜畜兮爪牙兵。可怜往代兮秦天子,犹向宫中兮望太”。
看到这两首诗之后,天祚帝大为愤怒,从此便疏远了萧瑟瑟。
图片
四
萧瑟瑟备受冷落之后,没有继续对天祚帝抱有期望,她把希望放到了儿子晋王敖卢斡身上,努力把儿子培养成一个英明正直的人才,希望将来能为大辽多做一些事情。但是天不遂人愿,萧瑟瑟的愿望没有实现,甚至最后还落得一个悲剧的结局。
天庆四年(1114)九月,完颜阿骨打领导女真人发动声势浩荡的反辽战争。仅仅四五年的时间,女真族便占领辽国的半壁江山。天祚帝颇有些厌倦于政事的辛劳,便产生退位保命的打算。
天祚帝共有六个儿子。耶律敖卢斡是长子,在天祚帝诸子中最为贤明,一向很得人心,若天祚帝果真退位,继位者非他莫属。
北院枢密使萧奉先对文妃早已怀恨在心,这萧奉先是耶律延禧皇后萧夺里懒的兄长,天祚帝第一崇信之人。
耶律延禧原本最爱皇后,自打萧瑟瑟入宫得宠之后,不免就冷落了皇后,这让萧奉先大为恼火。也更害怕耶律敖卢斡继位会不利于自己的专制,便计划把自己的外甥秦王耶律定推上台。为此,他蓄意要除掉耶律敖卢斡母子。
保大元年(1121年)正月,萧奉先指使人诬告耶律余睹造反,并把萧瑟瑟牵连其中。天祚帝信以为真,下令赐死萧瑟瑟。于是一代才女萧瑟瑟就这样遗憾地结束了短暂的生命。而这一事件,也让耶律余睹愤怒至极,叛投了金国完颜氏,这就更加加速了辽国的灭亡。
图片
五
虽然萧瑟瑟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也给后人留下了优秀的作品,虽然只有两首诗歌流传,但这两首诗歌也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
萧瑟瑟的两首诗歌皆为诗赋。辽立国之初尚武轻文,到太宗耶律德光建都幽燕,开始更多地接受汉文化的影响,刻印、翻译唐宋诗人作家的诗文集。君主、后妃等上层贵族也有不少人长于写作汉文诗赋。
在这样的环境下,萧瑟瑟积极学习汉文化,吸收汉文化中的精华,创作出了具有民族文化融合特点的诗赋。作品风格既有汉族文化的优美经典,又充满北方民族的豪纵洒脱之气。
说明萧瑟瑟认可汉文化,崇尚汉文化,努力学习汉文化,这不仅是一种长远开阔的眼界,更是一种智慧。而这种智慧使得萧瑟瑟虽然生命短暂,却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文学史上留下独特的一页。
图片
六
才女萧瑟瑟的悲剧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当社会大环境处于昏暗退步的状态时,个人再努力也无法阻止社会走向失败衰落。
天祚帝虽为国君,却无心朝政也毫无治国理政之才,不具备一个国家管理者应有的能力与智慧。不善管理国家,也不听取谏言,还毫无责任感,甚至在国难当头时想退位保命,把责任推卸给下一代。
这种奇葩的思想行为不仅是个人无能的反映,更是整个封建掌权家族的昏庸落后的反映。所以即使萧瑟瑟极力地谏言,也改变不了天祚帝的无能,更改变不了辽朝走向衰落灭亡。
同时也说明了男尊女卑的落后思想观念不利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封建社会里的统治者几乎皆为男性,但如果继位的男性不具备管理国家的能力,也一样会走向灭亡,也主宰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走向。一个社会的良好发展应该任人唯贤,以能力和品性来作为考核标准,而不是以性别来定论。
才女萧瑟瑟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如果无法改变大环境,那就做好自己。努力地提升自己,展现自己的价值,可以的话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努力让自己在历史上留下记载。
这样的话,即使最后是悲剧的结局,也不枉此生来过。
(注:大半内容引用自中国古代文学史和萧瑟瑟相关资料)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