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1、认知一:人应该个性化还是社会化(=体系化)呢?
个性化,真实自我;
社会化(体系化),遵守社会(体系)规则。
遵从“本心”,是一种新型的自由社会。
职业发展中,越是大公司,越是尊重个性化。
万物互联时代,支持偏向个性化。
尊重自己体验的人,发展会更有可能。
1) 这个问题有点像生活与工作的平衡,度是可以调整的,目前自己 状态还是太社会化了,需要进一步往个性化走;
2)而做到个性化,首先去发现自己的兴趣点,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底线比较大,所以一直以来,不太敢自私,其实可能只是稍微尊重自己一些。
2、认知二来自于《奇葩大会》:
1)父母也需要充分的自我成长,尤其在孩子的教育上,带孩子长见识还是很有必要的。
原生家庭的伤,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父母的局限性,而突破这种局限的一个好方法,就是不断增加体验、增加新事物的学习,行万里路更是需要的。
2)将默剧的表演融入生活中,一边看世界,一边让艺术融入生活。有自己的兴趣,并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多让人羡慕!
3)死亡体验馆,从死往生看,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克服对死的恐惧,同时让生更有意义。
心理学的力量应用的一种方式,感觉很稀奇。
同时,感觉自己还是怕死的呀,大概是没有活充分吧。
太社会化?哈哈
#生活
1、“不出去玩就写不出作文”?
听到涵子说这条理论的时候,感觉有点搞笑,想起我们小的时候,不是各种编吗,哪里还能拿这个绑架父母啊。
尤其是我原生家庭里面,父母太忙,对学习的事情,更多认为是学校跟孩子本身的事情。玩,尤其是父母带出去玩,是过年才有的事,甚至是好几个过年才有的事情。似乎,他们更愿意将时间用于麻将。
但是不能不说,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
连我自己也都盼望着,能常常出去玩,而且出去玩,才有更多机会被冲击到啊。
例如,今天去了九龙花海。
冲击就挺多的:
1)多为台阶小道,真的是不专业啊,导致宝宝推车好难用啊;
2)天气忒热了,还选择在大中午出门,晒成猴子屁股回家;
3)成人的世界,沟通好浪费力气啊。一开始关于目的地,有分解;后面关于是否在外面吃饭有意见;再后面关于去不去又有了各种翻盘。
最不喜欢,小的时候,明明每次出门都好开心的,我妈总要在出门前骂我,说不知道我兴奋些啥,导致每次出门的小兴奋还要好好克制。
我自己其实是爱热闹的,也喜欢一起参与的感觉,不喜欢兴致上来后,大家又各自意见太多。
但是依然很抱歉,跟立妈生气了,因为喜欢带她一起去,平时她出去的机会少,但是她又说不去。好几次,她说不去后,立哥又费老大劲劝她一起去,她还是去的。怎么就这么别扭呢?明明每次回来后都感觉外面很有意思啊。
后来听立哥说她昨晚没有睡好,因为立姐小儿子发烧放家里带,立妈昨晚根本没怎么睡。非常抱歉,感觉自己有了小性子,明明立妈总是各种体谅我们,护我们周全。
4)团购买的3张票,都是成人的,因为立妈没有去,换了小外甥去,所以感觉浪费了一点小钱;
5)没有到目的地停车要收费,到了目的地的停车场,又是免费的,幸好立哥有原则。一般在外,尤其出来玩,哪怕就是周边,还是会觉得稍微费点钱方便一点就好啊。这方面立哥就比较有自己的坚持,棒棒的。
6)花海?还没有从家里到公司路上绿化带里面的品种多呢。郁金香,还是假的插在土里,赢了。
7)感觉有20年没有玩滑梯了。全封闭的滑梯一开始,小外甥说不敢玩,看到一个女生试了下,就想着给做个榜样,不想,却是解放了自己的天性呢。滑了好几次,居然有点心跳加快,这算不算老了?
8)第二次到动物园,天气闷热,好臭啊。看小动物表演,一方面觉得动物被训话得这般听话,好神奇。但是,另外一方面,又觉得有点可怜,因为之前看《奇葩大会》说到野生动物的保护,动物也有心理,也喜欢自由。
最后的杂技表演觉得很好玩,大概好似因为那小哥看着很有喜感的原因。
9)走迷宫的时候,发现之前的玩家,开辟了一些捷径出来。但是小朋友却告诉我说,这样不对,走迷宫,就是要好好地走有道的路,不然就不是迷宫的正确玩法了。这句话,听着很有道理呢。
10)孩子的距离是很近的,一起玩,不到1分钟就互动起来了,真棒!
2、Lynn无敌,生日快乐!
第一次定了慕斯蛋糕,Lynn说能给满分,并吐槽说之前的蛋糕总是订得不好吃。好吧,赢了。
这次带了Oscar一起去吃饭,喜欢各种动,虽然知道是孩子的天性,依然有点应接不暇。所有的感觉小孩子脱线时刻的应对,也是父母成长的一部分吧。
但是这次Cara太忙,还在外面出差,有点小伤感啊。没有预计到还能凑不齐的情况。
#工作
1、希望能接着格式的统一,节省部分时间下来。
格式的统一,是思考了很久的。
不是为了限制个人的自由,而是为了核对方便。
这个事情为什么到我参与的时候,变成了格式统一,估计是这是我的一个点呗。
半夜3点半被热醒,又记挂着有两天漏打卡了,趁清醒,起来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