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摘录:
️人生有很多事,不是想明白了才做,而是做了才明白。时间不是用来完成事的,也不是用来凑热闹的,而是用来经历、体验的。
️【序一-金惟纯】
金质灵出生于1987年,金默兰出生于1997年,两人相差10岁,成长经历不同,关注的问题也不一样。是父母共同回顾了跨越十七年的时代变迁,也对未来即将面临的诸多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金老师非常感谢两个女儿愿意“配合”,他十余年前投入人生学习的旅程,学习倾听、学习尊重、学习自我剖析、学习呈现脆弱、学会完整表达。
️【序二-金质灵】
原来真诚而平衡的亲子沟通比我们想象的困难许多,不仅需要双方都理性而优雅,更需要足够的勇气和智慧托起这个好的起心。父亲说:“我们只要让一切真实。让我们保持真实,真实才是对人有帮助的!”
原来很多看似来自外部世界的纠结或痛楚,其实都取决于我解读世界的方式,而真正的和解发生在内心,是与自己的和解。原来想要改善自己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其实首先要改善自己与父母的“亲子关系”,或许,让爱从上一辈的关系中流动至下一辈,才是最顺畅省力的亲子教育。
️【序三-金默兰】
将看似矛盾的想法摆上相对妥帖的位置,便发现它们原来并存于各自的维度之上,其实没有矛盾。有时,神来一笔,浮游的谜团便瞬间澄清下来。也有些事情,原本就是混沌,存放于半梦半醒的黎明世界,拒绝逻辑之管束,只有以静默的姿态,聆听其中的诗韵,才能卸下对其分缕析的执迷。
感悟反思:
这本书开始阅读和以往有些不一样。以往看书都是看几页随着看的页数开始写感悟反思,因为刚好开启共读这几天,要去北京旅游,想着旅途中不太可能有太多时间读书,于是一口气看了好多,再按照看的页数提前写好分享,这样打卡不至于落下,对于我也轻松很多。的确我一口气写了4天的金句摘录,分别提前录好了4个视频。此时此刻在飞机上,在几万英尺的高空,写第一篇的反思感悟,看着窗外白茫茫一片,突然思绪也变得白茫茫,当时读书的时候当下很多感悟灵感炸现,感觉可以写好多好多,结果过了两天全部不见了,不知道写什么了。所以我此时此刻,更能体会当下,当下的力量,很多灵感创意就这么一个当下的瞬间,过期不候,或者过期以后,已经丧失了最初的感觉,所以为什么要活在当下,只有当下是最真实的。这也是这本书的作者金惟纯老师一直强调的。
既然没有了前几天刚看这本书的感悟,那我就记录下我当下的感受吧。第一次听到金老师是在梵登读书和樊登对话《人生只有一件事》这本书,当时听到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人生只有一件事,就是修行”,还有一句话“神通不敌业力,业力不敌愿力的愿力,是我愿意的愿”,你懂很多大道理,把自己架在高高的位置,结果连妈妈喊倒个垃圾也不愿意。当然这句话我当时在梵登读书听到印象很深刻感触很深在那个当下,但是后来忘了,一直到最近才想起来。很遗憾《人生只有一件事》这本书的共读,当时还没有认识夏老师和加入富兰克林共读社,没有参加一起共读,这次赶上了,买书的时候,我两本书一起买了。
在这本书的序中,我认识了金惟纯老师,原来他有三个女儿,而且大女儿和二女儿同父异母,在大女儿2岁的时候和前妻就离婚了,在我以前看来,金老师就是“渣男”,果然大女儿金质灵的童年有很大创伤,二女儿当然也好不到哪去,因为她是位置最尴尬的老二。我和质灵年纪相仿,她只比我大了2岁,又同为人母,对于和质灵的共情会更多一些,默兰比我小了8岁,和我大侄子年纪差不多,可以说小了一辈一些代沟还是有的,她文字很美,但是读着我觉得有些生涩,哈哈不过也无妨,三代人的人生故事串联,见证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心理思想的变化,新颖的家书形式,让人耳目一新。期待这本书的共读。
“活在当下,体验瞬间,感受真实”是我对三个序的总结。我们只要让一切真实,保持真实,也让我对自己做自媒体行业的新的思考。过去作为运营和编导的我,对于内容的把控更多的是如何符合爆款逻辑,如何打造生动的故事,陷在了“编造”和“套路”的怪圈里。我人生中第一篇大爆款,2000多万的播放量,给百万粉丝网红写的内容,就是我的真实经历。所以这让我对我的内容输出上有了新的思考,我要为了打造爆款迎合市场去编造一些内容,还是用最真实的经历去打动别人,答案不言而喻。唯有真实,真实才是真的对人有帮助。感恩这本书开篇就送我一份人生事业智慧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