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录:
比尔·盖茨曾说:“思维导图能够将众多的知识和想法连接起来,并有效地加以分析,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创新。”
对于学生而言,思维导图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左脑逻辑思维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激活右脑形象思维能力;激活大脑天生的创新创造力,成为智多星;帮助个人建立可视化的学习笔记等等。
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考时呈现出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开阔,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举一反三,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
发散思维很简单,就是找关系,即找到一个信息和多个信息之间的关联性,既有逻辑性,偶尔也有点天马行空。既要注重横向发散,又要注重纵向拓展。
使用九宫格进行发散思维的好处在于填写完中心关键词后,外围空缺的方格有利于激发大脑主动联想,因为我们的大脑有追求完整的技能,看到有空缺的方格大脑就会觉得很别扭。总觉得里面应该填些什么?有了充足的思考角度,大脑在根据实际情况在九宫格里做出有效选择。再用思维导图把每个有效角度多层级发散,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发散思维的实用性,解决问题更聚焦,不至于思维过于发散,没有主线。
读书思考:
思维导图的呈现方式有许多,不能拘泥于其形式,更重要的是梳理你的思路和想法,让混乱如麻不再理还乱。遇到事情尝试自己用思维导图去解决,看看效果如何。我联系到生活中常常使用的备忘录,其实也是一个时间线的提醒方式,最终目的也是让生活、工作更有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