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书收获之“人永远不患寡而患不均”。
意思是:有时候人怕的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怕自己身边的人拥有的比自己多。
而成年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所以渐行渐远,这也是很大的原因之一。
毕竟每个人的节奏不同,有人走得快,就有人走得慢。
所有一路人走着走着就散了,相聚是缘分别是常态。
“不患寡而患不均”出自孔子的《论语·季氏》第十六篇。原文如下: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解释: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担心贫穷,而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