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持证上岗12—培养孩子善于合作的能力

从小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是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做事的重要内容。善于合作的习惯至少包括以下五点。

第一、乐于助人;

第二、虚心请教别人;

第三、团结友善;

第四、平等待人;

第五、尊重不同意见。

在大量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许多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需要。当然,这种攻击性需要不一定是打人骂人,也可能是不顾及别人的感受,用语言伤害别人等等。

生活在发展迅速的社会,人们的竞争意识增强了。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些父母就会教孩子要竞争,要取胜,要比同龄人强。

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告诉孩子,去幼儿园可别叫小朋友欺负了,不用怕他。老师发水果要挑大个儿的,别那么傻。

孩子上学了,他们又会说要有竞争意识,别的同学问你题目,不要告诉他,他会了,就比你强了。

这是妈妈给你新买的参考书,可别借给其他同学看啊。

合唱比赛有什么意思,得了第一名也不是你的荣誉,还是省点时间看看书吧。

这些父母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样说的危害性。他们在激发孩子竞争意识的同时,可能已经强化了孩子身上的攻击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精诚团结。在共同的大目标下,努力把事情做好。虽然我们生活的一个以竞争来取胜的社会,但社会需要的不是相互厮杀,而是共同发展。

世间万物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都离不开共处与合作。

举个例子,在1985年的时候,法国科学家发现了蚂蚁能救火。后来,英国一个动物学家的实验证实了法国科学家的发现。英国科学家把一盘点燃的蚊香放进了一个蚁巢。刚开始的时候,朝中的蚂蚁非常惊恐,但是20秒钟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许多蚂蚁纷纷向火冲去,同时喷射出蚁酸,试图把火浇灭。可是一只蚂蚁能喷射的蚁酸毕竟有限,所以有一些勇士葬身火海。当他们前赴后继,终于将火扑灭。存活下来的蚂蚁立即将战友的尸体移送到附近的一块墓地上去,他们把战友的尸体送上去之后,还会往上盖一层薄土,表示安葬。

小小蚂蚁都能团结合作,共度难关,何况有高级智慧的人类。

善于合作的孩子更容易找到成功的方法,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下面,我就来给父母们支几招,帮助你培养孩子的合作习惯。

第一,不要顺着孩子的不良或无理需求。

父母的溺爱很容易导致孩子的任性和自私。而一个任性和自私的人是没有办法跟别人合作的,所以当孩子提出不当的想法和需求的时候。做父母的不应该满足孩子这种愿望。要用适当的方法对孩子说“不”。

第二,不要把孩子管得太严。

如果父母对孩子管得太死,不顾及孩子的想法。孩子要么从父母那里学会了专治,不懂得考虑别人的需要;要么特别被动,只会追随别人,没有自己的主见。

合作,不是顺从,也不是被动合作,是一种主动的行为,甚至是创造的行为。

第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根据孩子的年龄,让孩子做一些与自己有关的事情,尽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做自然可以减轻一些父母的负担,更为重要的是让孩子懂得: 只要从小负起责任,就得先对自己负责。

第四,让孩子参与家务。

孩子其实都很喜欢参与一些事物,比如说父母做饭,洗衣服的时候,孩子也爱伸手,但有的父母常常害怕孩子越帮越忙。所以都叫孩子自己去玩。这样一来,孩子就养成了旁观的习惯,什么事情也不爱做。

所以父母可以经常让孩子给自己帮忙,给孩子一些小事情做,让孩子在生活中养成合作的习惯。

第五,教会孩子把合作看作是人生规则。

父母既要教会孩子合作,同时要让孩子按照人生的规则去竞争,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合作是大家围绕着一个目标去做事。父母要告诉孩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同时要告诉孩子,靠自己的力量去竞争,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总之,父母要让孩子从小养成合作的习惯:

第一,不要顺着孩子的不良或不当的愿望。

第二,不要对孩子管束过于严厉。

第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第四,让孩子参与家务。

第五,教会孩子把合作看作是人生规则。

让孩子学会与人合作,学会社交,学会共赢,就为将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嬉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