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家中的独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计划生育的年代,不过即便能有二胎的机会,我的父母也不会选择再给我添个弟弟或者妹妹。按我父亲的说法是“生一个,养好了,就可以了。” 那个时候没有机会提前获知男孩女孩,父亲各想了一个名字:如果是女孩,叫赵盈,希望她一生都能笑;如果是男孩,那就叫赵磊,期许光明磊落。
我就这样来到了这个既民主又专断的家庭。民主来自我的父亲,专断因为母亲。
自有记忆以来,脑海中总会闪现这样的画面:第一天上学,母亲帮我绑好精致的辫子,然后在我耳边用她那大嗓门叮嘱一句“衣服别弄脏了”;放学的时间,当我走出校门,运气好的日子我总能瞄见校门口墙角边向我挥手的父亲,时间允许,父亲总会接我放学;我们家的老房子临街而筑,家门口的这条街正是镇上的主干道,是主干道也是集市,每逢夏天,很多果农推着手推车,满载着西瓜来赶集,父亲喜欢用他的食指和中指弹扣西瓜,以此挑选优质西瓜,过磅,付钱,招呼我帮忙着捧回家,等着饭后大快朵颐;电影院里,我坐在父母中间,每每电影放映过半,我的右耳边总会传来轻轻的呼噜声,来自我的母亲。
在学校里,我参加的是书法兴趣班。父亲坚持要我报书法班,以他在国企的工作经历,可能他觉得人能靠一笔字行走江湖。殊不知社会会进步到无纸化办公,人只要练个签名就可以。因为倒腾墨汁,我总会有意无意地让我的外套长满黑色斑点,毫不在意地回家,一半期待母亲的埋怨和河东狮吼。“练什么字啊?没有一件白衬衣是没有墨汁的!” 母亲果然发怒,当然下一个学期依旧报书法兴趣小组。如此循环往复,就这样,我在夹缝中肆意长大!
求学,踏上工作岗位,恋爱,成家,为人母。在父母的呵护下,我的每一步都走得稳妥而又幸福。我已悄然长大,而父母仿佛还是年轻时候的模样。
上周日,阳光正好,心情正俏。我们一家三口带着父母亲近郊采风。因为新冠疫情,我们一大家子很久没出家门了。一路上我们保持着一贯的调侃吐槽,开心至极。阳光下,洋溢在母亲脸上那满是褶皱的笑容,父亲那日渐沉重的脚步,瞬间恍惚了我。那一刻,我真心觉得父母慢慢地变老了。已过耳顺之年的他们需要我来守护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常回家看看吧,经常发个微信吧!
愿全天下的父母都能安享美好的晚年。夕阳无限好,不止是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