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明明想要认真工作,可每天却控制不住地偷懒、懈怠,过完一天毫无成效,心理愧悔而第二天却作风依旧;明明想要利用业余时间读书充电,可过完一周才发现时间都被自己荒废在看电视、打游戏等无聊的玩乐上了。也就是说,我们内心想要做的,与自己真正做到的,有着不小的差距,这种差距所带来的内心冲突与挣扎不断削弱着我们的自信心和内在的自尊感。
一般来说我们无法控制环境、无法控制他人,难道连自己也控制不了,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现自己想要的人生吗?心理学研究表明,改善及提升自控力,可以大幅改变我们的生活。管理学也表明,通过管理他人来提升成效,至今还无法真正得到科学证实,而人通过自我管理来提升成效、创新工作成果,却是有着实实在在的证据支持的。换句说话,我们唯有通过提升自控力来掌控生活,也只有通过改变自己、管理自己来贡献工作成果、开拓职业生涯。
我们如何改善及提升自控力,这主要关系到我们是否能接纳自我,真正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正视自己的内心挣扎与痛苦;我们的人生态度是否严肃,是否愿意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培养人生使命感;同时更加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能够脚踏实地活在当下,不断督促自己去践行人生使命,去活出自己的人生风采。
接纳自我,是提升自控力的第一步
马克思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生存于世,始终要面对和处理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等的关系,人在本质上是关系的产物;而人首先要面对和处理与自己的关系,与自己的内在关系和谐,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融洽。在我们的自我成长和完善过程中,不可避免受到家庭熏陶、他人影响及社会文化制约。我们会根据他人反馈及社会文化要求,定义并接纳自我好的一面,否定并抛弃自我坏的一面,我们时常陷入自我对抗与自我责备。这种状况导致了自我内心的冲突与挣扎,表现在行为层面就是我们常常无法“逼迫”自己按照自认为正确的想法去行动。比如说我们会认为不按照自身要求来完成一定量工作任务的自我是偷懒懈怠的,是该受自我鄙视的,这种自我责备的思维方式往往导致了我们工作懈怠;我们无法接受自我脆弱、懒散的一面,最终导致了破罐子破摔般的更严重的自我懈怠。我们想要利用业余时间读书进修,可自己却“千方百计”搜寻各类琐事把生活填满,故意自我作对般不让自己有时间充电……我们经常无法成功驱使自己按照自我想法、计划等表层自我意识来行动。
事实上,我们只有充分进行自我觉察,认识到自己内心的挣扎、冲突,勇于接纳自身的缺陷、不足,愿意倾听被自己故意压抑和否定的内在声音,明白和接受我们都是会累、会偷懒、会偶尔不求上进甚至有一些无伤大雅小癖好的普通人,如此我们才能为改善和提升自控力奠定良好基础,也就是说接纳自我是控制自我的第一步。美国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在《象与骑象人》一书中,用大象来比喻我们的本能、情绪、直觉、内在欲望、深层自我等一切被我们忽视或我们意识不到却对我们有着强大掌控力的深层心理内容,用骑象人来比喻人的理性、策略、想法、方法、计划等表层意识。我们自认为可以靠个人想法、规划、理性等表层意识来驾驭我们的身心,进而掌控我们的人生,而实际上由我们的诸多莫名情绪、欲望、深层自我等内容组成的“大象”力量过于强大,它们经常自行其是,有时根本不受“骑象人”控制。现在你该明白为何有时早上莫名泛起的坏情绪就能破坏你一上午要努力工作的计划;晚上下班时常纠结于读书和看电视剧之间,最终后者往往占上风;有时你明明想要抓紧时间完成一项重要工作,可实际上你着魔般偏要找些琐事来让自己偏离工作目标,把要干的工作一再拖延,让自己长久陷入自责焦虑的心理泥淖。人只有充分洞察自己的表层意识和深层心理内容之间的分歧和冲突,明白有时你的表层意识并非你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你的深层心理才更有力地决定了你最终的实际行动。人只有充分认识和接受“大象”的存在,接纳可能连自己都不喜欢的自己的某些个性、缺点、情绪、欲望等,在充分接纳自我的基础上,加之以理性自我(骑象人)的节制和约束,我们才能在某种程度上让“大象”始终走在“骑象人”设想的人生道路上。正如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所言,“顺从你自己,而不是顺从计划,要鼓起勇气面对自己……”
寻找和建立人生使命感,是提升自控力的指南针
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过,“如果我们感觉人生没有希望,早上起床时都很难从床上爬起来。”而那些有着美好人生希望或人生使命感的人们,他们往往能够更加自控、专注地去工作、生活,去实现人生目标、履行人生使命。这种人生使命不管是抚养孩子、追求职业理想、登上世界最高峰、还是种出世界上最好吃的苹果等都没有高下之分,关键是要获得自己内心的深深共鸣,并确认是自己这辈子心甘情愿必须为之付出努力的。有着清晰人生目标与强烈使命感的人,他们的内在自我更加和谐,他们的“骑象人”(理性自我)能够更加自如地驾驭和引导“大象”(深层自我)的能量,从而去专注实现目标。
从存在主义哲学观来看,人的选择造就了人的存在。人只有立足于现实生活,勇于承担自己的人生责任,敢于探索自己的内心,不断寻找和建立自我人生的使命感,并努力践行,我们的人生才会富有激情和意义。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指出,“人不应该问他的生命之意义是什么,而必须承认是生命向他提出了问题。简单地说,生命对每个人都提出了问题,他必须通过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来回答生命的提问。”纯粹追寻人生意义没有任何价值,反而可能陷入逃避现实的哲学虚无主义,只有勇敢面对你当下的人生、在致力于解决你当下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发现和追寻你的人生使命与理想,人生才有意义;同样的道理,纯粹想要提升自控力也没有任何价值,除非你明白为何要提升自控力。勇于发现和追寻人生使命、拥有明确清晰的人生目标,你的自控力提升之旅才会拥有指南针和人生路线图,你每天早上就会激情饱满地从床上蹦起来,在每天的生活、工作中高度自控、高度专注地去追寻理想、践行使命。哲学家尼采说过,“知道为什么活着的人,几乎可以忍受任何如何活的问题。”知道为何而活的人、寻找到人生使命的人,也就具备了人生自我引导能力,就能高度自控地去生活、工作……
活在当下,才能实现完美自控
每个人的人生使命,就藏在他当下要面临的生活难题与工作挑战中,藏在他当下要面对和解决的无数生活琐事、工作烦恼中。只有脚踏实地、活在当下,我们才能找到人生目标,也才能真正去践行人生使命。正如托尔斯泰所言,“对我们来说,真正的生活只有现在。正因为我们没办法专注于眼下,才会对过去执著,对未来不安。”我们缅怀或抱怨过去、向往或惧怕未来,却不明白只有当下才是我们认真生活及实现梦想的着力点。每一个当下的思考和行动构成了我们的过去、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塑造了我们的一生。
活在当下,关键是要具备自我内控感(相信自己的努力对结果有意义,并会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结果的一种想法或观念)与人生责任感。认识到负责任乃是人类存在之本质(维克多·弗兰克尔语)。
我们把工作从早上拖到下午、从今天拖到明天,哪怕由于工作拖延导致越来越大的心理负担、造成无法预期的后果也在所不惜;我们工作时惦记着生活琐事,处理生活琐事时又担忧着工作;我们纠结于对自己工作、生活的诸多抱怨和不满,同时却又深感无力去改变现状。究其根源,是因为我们缺乏对自我工作的内控感,缺乏对工作绩效及自我人生彻底负责的责任意识,没有意识到自己才是掌控工作绩效、创造自我美好人生的最终决定力量,却习惯于给自己找种种借口,以对环境、对上级、对团队同事的不满来逃避自我责任。甚至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工作都是杯水车薪,都改变不了现实和世界;殊不知自己努力工作产出的成果,最初和最大的受益者都是自己,你的工作成果不是为了他人而存在,而首先是为了你自己而存在,是你存在的证明。你的工作成果可能很小很微不足道,影响不了他人和世界,可是在勤勤恳恳、敬业务实地工作付出中,却逐渐培养起了你的人生责任感与使命感。你通过每一个当下认真负责、努力工作来贡献工作成果之外,还在持续深刻地改变和塑造着理想中的自己,而改变自己正是改变世界的最短路径,因为你本身就是世界的一部分。
也只有勇于活在当下,你才能逐渐看清自己内心的诸多不满、挣扎、愧疚、恐惧与痛苦,逐渐接受和原谅自己曾经的挫败、妄自菲薄、旦旦誓言和过高或过低的自我期望;抛弃内心堆积的抱怨过去、恐惧未来等消极情绪,不再以“生活在别处、生活在未来”等进行自我麻醉;不再以各类琐事把时间填满,而忘记了自己真正应该干的工作;接纳自己的当下工作、生活现状,真正沉下心来,踏踏实实把手边的事情干好。当你不断干好一件又一件事情时,内在的自信心与自尊感就会持续提升,你就有勇气和信心去迎接更大的人生挑战,去做出更好的成绩,去实现更优秀的自我,去践行更辉煌的人生使命。
英国管理哲学家查尔斯·汉迪在《饥饿的灵魂》一书中指出,每个个体都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白石头”(象征自我梦想及人生使命);他说,“我们不必改变这个世界,仅仅是完成梦想中的自己,就已经是足够大的挑战了。单单是如此,就已经让这个世界有所不同了。”脚踏实地活在当下,勇于接受自我、敢于追寻人生使命,实现梦想中的自己,你也就实现了梦想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