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收到一些单招学生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居然没有任何感觉,完全没有当年拿到高考录取通知的欢喜雀跃。
这是一所职业技术学院的单招通知书。这个学生成绩一般,刚开始去参加这个学校单招时,我觉得不靠谱,很可能考不上。可是今年的单招情况特别让人惊讶,往年难以考上的民政交通城建等学校居然都有人考上了。当其他同学还在埋头苦读时,这些孩子已经领到了高考录取通知书,有的已经开始进行社会实践,等到开学说不定学费也挣齐了,而且听说这些院校出来的工资待遇也不差,真幸福。
想想我们那时读书最初目的就是跳出农门,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如果谁家有孩子考上大中专院校,往往喜极而泣。因为苦日子终于到头了,考上学校哪怕只是中专也意味着这个家庭有了一个有单位的人(旧时称吃国家粮的人现在的孩子估计都没听说),不光本人从此脱离苦海,就连家人在村里的地位也显著提高,考生的父母也成为乡亲们艳羡的对象。
印象中有些人考上大中专后甚至要办酒席放电影庆祝,回想我初中毕业那年因为七分之差没有考上师范,而另外一个同学考上了大事庆贺,听说办了二十桌酒席,听到这个消息我内心酸楚的感觉至今难忘。
时光回到23年前,我因为高中三年读书无心学习,稀里糊涂混日子,最终灰溜溜地回到老家,准备开始修地球的大业。当然也不可能接到任何正规学校录取通知书,不过倒是接到了潇湘学院九凝山学院等民办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后来才知道,这是那种不用高考成绩的录取通知。当时虽然不懂,但我们这样的家庭断然没有这种让我再花一笔钱,到民办学校浪度三年的打算。我把通知书一扔,准备安心在家务农,我甚至计划搞些特种种植养殖啥的劳动致富。
谁知那一年的"双抢"特别痛苦,又激发了我内心想摆脱这种痛苦的愿望,于是我央求父母让我去复读,这期间经历了父母筹钱、同学劝阻、老师阻止等种种阻力,往事不堪回首不便赘述(有兴趣的具体可去参考前面文章)。可那时的我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处境,铁定了心要考上一个学校。
一年打拼,一年努力。考完之后我估了下自己的分,感觉考不上什么学校,本来也不想填志愿了,打算再复读一年,可是架不住同学们的游说,就随便填了一个邵阳师专,填了之后,也没抱多大希望。
高考成绩出来了,果不其然,我进步虽大,由原来的365分提升到517分,但因为底子太差,离邵阳师专最低录取线还差10分,看样子没戏,于是我就挑了八十斤大米来到县教师进修学校复读。读了大约一周,收到了邵阳师专中文系录取通知书,据说因为当年招生计划没有完成,降分录取,我有幸上榜了。
我很纠结,有好几个同学和我差不多的分数,很坚决地没有选择去读师专决定复读,我的复读班班主任也极力主张我再复读一年,考一个好学校。我到底该不该去?我很纠结。最后还是我的父亲说了一句,听说有人复读几年考的分数越来越低,也不知明年你的发挥怎么样?而且听说明年高考就不包分配啦,你也晓得,我们家是没有办法帮你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够考上师专,教书其实也不错。听来也蛮有道理,心一横,我选择了就读邵阳师专。
记得当初拿到学校通知书,按惯例要办理农转非手续。首先是到本地粮站卖粮,办理相关手续然后才能取得入学资格。现在还记得拿到通知书后,我和父亲一人挑了一百多斤一担的稻谷去粮站,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一百多斤的担子挑了几里路,居然毫无困意。来到粮站将通知书递给办事人员,在旁边人的艳羡声中办理相关手续。隐约听到一个父亲对同来送粮的儿子说,你有像他那样努力读书就好了,终于出息了,当时觉得无比自豪,现在想来只有苦笑。
那是一封迟来的录取通知书,也是一封改变我命运的通知书,虽然现在过着平凡的教书育人生活,但如果没有它,我不知会怎样,也许飘零天涯,也许真的在家劳动致富,又或许和某一励志小说的主人公大发其财(纯属自娱),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