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爆炸”里找“裂隙”——小火苗训练营 10・22 三记》

一、数据不会说谎,但也不会自动说真话

国庆旅游数据一出来,专家高呼“人均消费回暖”,主播却用“成都街头 3 公里 7 家‘熊猫’奶茶”的体感打脸:预制景点、同质化打卡,消费者用脚步投票——不是没钱,而是“不值”。

我学到的不是“谁对谁错”,而是“统计显著”与“个体体感”可以同时成立。真理的反面,很可能是另一群人的真理。做学习平台也一样,赛道红海、知识过载是“统计事实”;但“重新定义学习场景”是“体感裂隙”。

下一步,我把平台口号从“帮你学更多”改成“帮你忘掉 90 %,只学 1 % 对你真正有用的”,用“减法”做新增量。

二、打折不是让利润流血,而是让情绪充血

五种折扣里,我最种草的是“游戏化促销”——把 8.8 折藏进飞镖盘,消费者先玩后买,既晒图又传播,品牌不但没掉价,还多了层“好玩”滤镜。

过去我做课程促销,直接发券,结果老用户嫌“没诚意”,潜客嫌“太廉价”。原来“便宜”与“占便宜”之间,差的是一个参与感仪式。

存量时代,产品力是势能,营销是减少摩擦力,销售是最后推力。三者缺一,就像火箭少级,飞一半就掉海里。接下来新课上线,我会先小范围内测 30 人做“游戏化砍价”:邀请 3 位好友拼图成功,才能解锁隐藏彩蛋课。既测裂变系数,又测内容口碑,一石二鸟。

三、AI 把画图门槛打到地板,却把“策划脑袋”抬上天

语音出图相框爆火,表面是 AI 平权,本质是“情绪场景”精准卡位:妈妈一句“宝贝第一次走路”就能生成手绘级插画,情绪瞬间被封装成可挂墙的回忆。当工具人人可用,竞争差就回到“谁更懂人心”。我预判高手与低手的差距会被拉大: 低手忙着跑“图生图” Prompt;高手先问用户“你想解决什么情绪”,再反选技术。

所以我给自己定了“三不”原则: 

1. 不追新模型,只追新场景; 

2. 不炫技术,只炫情绪交付; 

3. 不做全能,只做 10 厘米深、1 公里深的单点。

接下来平台的新实验是“AI 学习剪影”:用户读完一本书,用 30 秒语音分享最大触动,AI 生成一张“知识海报+金句图腾”,可打印可晒圈。把“学完”变成“可炫耀的作品”,让学习外化身份,情绪资产化。

四、把三节课串成一条线:在爆炸里找裂隙,在裂隙里做深耕 

1. 数据爆炸 → 用“体感裂隙”重新定义场景; 

2. 商品爆炸 → 用“游戏化情绪”重做传播; 

3. 技术爆炸 → 用“情绪封装”重做作品。

三者交汇,就是我的下一步:

“小而痛”的切口 × “游戏化”裂变 × “AI 情绪作品”封装 = 新一代学习体验。

10 月 22 日的小火苗,点着了三束光,我负责把光聚成激光,在红海里打一口深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